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艺文

|
发布: 7:55am 17/01/2022

公共空间

实验演出

观众互动

《I Need You (-) Rolling Project》

大米制作Tammy Yee Production

公共空间

实验演出

观众互动

《I Need You (-) Rolling Project》

大米制作Tammy Yee Production

郭碧容/我需要你,走入我們─觀《I Need You(-)Rolling Project》有感

作者:郭碧容
郭碧容/我需要你,走入我们─观《I Need You(-)Rolling Project》有感
觀眾在塑料布上寫下內心深處的想法與寄語。

“當觀眾無法走入劇場,那我們走向群眾吧!”

這句話出自主旨的前半句,是在近期進行的互動劇場流動企劃。他們走出劇場,走入街頭、購物商場,試圖拉近劇場在馬來西亞與群眾的距離。我有幸能到在雙威偉樂城Sunway Velocity Mall的現場,參與其中。臨出發前,我暗自猜想,不知道這會是一場演出,還是一場活動?

ADVERTISEMENT

這是一場演出。

演出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演出正式開始前,民眾可在地板上鋪成的大片半透明白色塑料布上,隨意用顏料、馬克筆等物寫字作畫;隨後進入正式演出,表演者就著民眾在塑料布上的創作現場即興演繹,並穿插互動遊戲的環節。這場演出沒有故事,沒有劇情的起承轉合,沒有舞臺燈光。但,它所具備的表演性、儀式性以及所引發的情感共鳴,足以讓它不只是活動,而是一場讓參與者收穫感動的演出。

郭碧容/我需要你,走入我们─观《I Need You(-)Rolling Project》有感
民眾可在地板上鋪成的大片半透明白色塑料布上,隨意用顏料、馬克筆等物寫字作畫。

演出開始前,就有樂手及歌手在現場表演,路過的民眾或被歌聲吸引、或被商場中突兀的裝置所吸引而駐足圍觀。有些看過放置在一旁的說明板後便匆匆離開;有人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顏料,興奮地在塑料布上寫寫畫畫;也有人只是看著,手中握著像是被硬塞而來不及拒絕的馬克筆許久,卻不曾寫下任何字。

這是群眾接觸到劇場後,立即的反應。

郭碧容/我需要你,走入我们─观《I Need You(-)Rolling Project》有感
小孩踩上這想像中的“浮石”,到最後甚至不需要表演者的引導,在場上玩得不亦樂乎。

讓觀眾一起加入表演

旁觀的人群裡有兩位小孩,母親拉著他們的手,時不時叮囑他們要站好。小孩雖然偶爾會好奇地看來看去,卻沒有過多的動作。場上,一位表演者突然開始起舞,邀請他們一起加入,小孩仍不敢有太多動作。直到表演者在塑料布上畫出一個又一個綠圈,邀他們踩上,好像在懸崖邊跨過一塊又一塊的浮石。小孩在過程中逐漸放鬆,他們踩上這想像中的“浮石”,到最後甚至不需要表演者的引導,在場上玩得不亦樂乎。

這是在表演者持續不斷的接觸後,群眾給出的回應。

在演出的後半段,表演者請周圍觀眾參與遊戲,兩人一組,各拉著塑料布的一端,我也在其中。我看向塑料布的另一段,恰巧是之前那位拿著馬克筆旁觀的觀眾。在接下來的遊戲中,他的身體由拘謹轉為放鬆,蹲下的姿勢從微屈膝蓋到大幅度蹲下。到了遊戲收尾時,他笑得很開心。

這是觀眾決定主動參與後的反應。

一場實驗演出

劇場在馬來西亞的受眾不多,說是小眾也不為過。或許是因為觀眾對劇場正在發生的不感興趣,但有沒有可能,是觀眾“不知道”劇場正在發生什麼,從而不感興趣呢?從事劇場的創作者,又是否能做些什麼讓觀眾“知道”劇場正在發生什麼呢?大米制作此次的演出是勇敢並且有趣的嘗試。

郭碧容/我需要你,走入我们─观《I Need You(-)Rolling Project》有感
“因為任何空間都可以成為表演藝術的空間選項。”
郭碧容/我需要你,走入我们─观《I Need You(-)Rolling Project》有感
表演者就著民眾在塑料布上的創作現場即興演繹,並穿插互動遊戲的環節。

這場演出,也像一場實驗,在劇場的主動接觸下,觀眾在被動的接收後,興許也可以化為主動參與的“玩家”。“玩家”或許可以從“遊戲”中獲取樂趣,也或許會感到無趣。而這諸多可能性,是在劇場與觀眾互相參與後才能產生,若劇場太過“孤芳自賞”或觀眾太過“視若無睹”,這一切的可能性便無從發生。

“因為任何空間都可以成為表演藝術的空間選項。”

大米制作此次走入街頭,走入購物商場,在人們習以為常的各個角落進行表演,喚醒的不僅僅是當下的感知,還有人們對空間的思考。在購物商場的門口,在大眾書局的樓下,在全家便利店的旁邊,有沒有可能存在劇場?存在表演藝術傳達美學與感動的空間?

答案是可能的。

我不禁想起前陣子人人人鼓劇團在MRT上的演出,被網友上傳到網絡後引發的反應。我們可以看見,馬來西亞劇場工作者仍在努力摸索,表演藝術與公共空間之間的關係。公共空間需不需要表演藝術?答案是肯定的。而我們仍然期待,在這片土地上可以看見更多的創作者,在生活的各個地方創造出精彩的瞬間。

更多文章:

粉墨勾蘭/拔苗助長與不良示範──關於《疫爆》的批評與反批評
重啟表演藝術行業 喚起藝術家的希望
吳偉才/超現實鼻祖──Giorgio de Chirico 
兩種極端的美──《當芭蕾遇上現代舞》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