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8:20pm 17/01/2022

+ 读家

2021读家选书

选书

+ 读家

2021读家选书

选书

【讀家選書】2021本地出版印象

作者:叶福炎、谢敏洁、潘舜怡

編按:2021年的【讀家選書】來了!
往年,年度【讀家選書】都會選在歲末公佈,但過去曾有些書遲至12月最後數日才陸續出版,有鑑於此,編輯室決定延展至今才推出2021年度15本文學與非文學選書。此外,本期【讀家】也邀來了3位專欄作者,寫寫自己對去年的本地出版印象,讓讀者也有一個簡單的整體印象,當作個人的選書參考。

ADVERTISEMENT

【醞釀的甘甜:2021年馬華文學的總體評價
(文/葉福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2021年,馬華文學的出版數量並不算多,卻也反映了疫情下的出版情況。本次一共選出15本文學與非文學的作品,競爭不算激烈。雖然如此,不論是黃錦樹、範俊奇或辛金順推出的文學作品,抑或是林春美、吳小保、麥留芳的學術作品,每一本都有其值得討論的課題及意義。然而,這裡我想特別討論兩本作品,分別是鄧觀傑《廢墟的故事》和萬吉《祝福:伊斯蘭的多元詮釋》。

◢《廢墟》突顯馬華新敘事轉向

在小文學圈的發展中,要等待一位新作家的面孔出世並不容易。鄧觀傑是個最佳的例證。從花蹤文學獎新秀髮跡,以及後來一路參加不少重要的港、臺文學獎,斬獲不少殊榮。這本《廢墟的故事》出版前後一共花了10年,也象徵著一個作家的寫作養成經歷。時間並不算短,卻似乎是作家寫作的起始罷了。另外,從雨林或膠林中找到自己的戰場,鄧的小說也突顯馬華新敘事的轉向。這無疑是將馬華文學的發展帶到一個新的階段,一切彷彿才剛要開始罷了。對於一個讀者或研究者來說,只能抱著想望、繼續期待鄧的新作。

然而,萬吉《祝福:伊斯蘭的多元詮釋》卻是馬華出版中少數的社科或知識普及作品。雖然這本書是經由翻譯的專欄文章結集,但是淺顯易懂的文句,不僅能夠讓讀者進入思辨性的世界,也為華文讀者提供一個時下社會伊斯蘭課題的可能。就出版市場而言,以華文為媒介的社科作品本就不多——這也是值得繼續探討的議題,即使有多數也都談論國內政治或學術作品,文化相關的內容還是相對少一些。期待本地出版社未來能夠繼續挖掘這方面的書籍。

◢人文雜誌颳起一陣風

除了文學書籍出版,人文雜誌的出版倒是颳起了一陣風,值得關注。雜誌籌辦要麼缺少編輯資金、稿費來源,要麼時效性而使得銷售量緊張。除了《雪州志》創刊號以及處於募資階段的《草稿》和《大馬青年》復刊號,業餘者小志《疫中人》以及《麻河時光》也仍持續出版中。在這些雜誌中,我們可以看見它們多數為半年刊或年刊,而且內容走向議題的深度探討,包括地方議題、文化課題等,以避免過期而使舊刊滯銷。期待這些雜誌能夠持續發刊,進一步擴大發展。

綜觀來說,2021年本地的出版作品並不算多。這似乎是疫情的後坐力地持續發揮作用帶來的影響。不少書籍壓在年底出版,或者是乾脆延後出版。目前,已陸續得知2022年將迎來不少的文學作品,包括文學作品選集、詩集和散文集。或許,我們繼續期待這些作品的面世,給予最大的支持!

————————————

【緬懷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文/謝敏潔)

2021年這年,也許因為前路茫茫,所以大家特愛聊宇宙、世界、國家——感覺凡事只要從宏觀去看,傷疤會顯得小一點,就像從衛星照片上看世界大陸最深的東非大裂谷,即使明確知道位置,也得瞪大眼睛仔細找才見到。

回顧今年度的出版品,不論小說、散文或繪本,作者都不約而同地執筆勤寫這片土地的故事,焦點很大程度聚焦在國家群體,而非個人小我,就像黃錦樹在《大象死去的河邊》裡用魔幻的筆觸描繪過去、現在、未來,一邊思索東南亞華人命運,同時也嘲諷書中那個“我”將在時空中不著痕跡地消失,消失在歷史敘述的邊緣,而這樣的“我”在現實中其實是“我們”,因為這群體並不在少數。

◢繞著歷史來書寫

再看海凡的小說集《野徑》、鄧觀傑的小說《廢墟的故事》和麥留芳的知識類學術叢書《口袋裡的家國》,內容都繞著歷史來書寫,通過家族脈絡回溯,以及歌曲、郵票、錢幣等實物,探討群體的國族身分與認同。作者筆尖描繪的歷史格局是史詩級的,資訊和情感含量都妥妥到位,但歷史它究竟留給我們的遺產是什麼?

歷史留給我們的語言會不會應了辛金順在詩集《國語》裡寫的那樣漸漸被邊緣化、被消失?作者相信這或許是政治權力鬥爭的結果,但誰又有資格以國族之名使“非國語”使用者的我們成為失落的一群呢?還是說,連歷史留給我們的傷疤也會消失?像《五一三的幽靈》收錄的7篇文章那樣先成為政治禁忌與歷史包袱,繼而從官方記憶中變身成幽靈?

◢常民記憶是歷史的真實所在

對我來說,從這類書中傾倒而出的每一粒文字都是警醒,叫人明白——常民記憶才是歷史的真實所在,也唯有將歷史融入生活,才是最終極的實踐方式。因此,看陳寶川的畫作,可以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溫暖;看文史工作者蔡羽、鄭玉萍和鄧雁霞寫的《古晉老巴剎》,可以聞見許多人生故事在柴米油鹽之間變幻,而今年欣見不少作品經時報、聯經、麥田出版,讓馬來西亞的故事在別處疆土開花結果,亦是值得本地出版人開心的事。

——————————

【文字的曙光】
(文/潘舜怡)

猶記得我在2020年【讀家選書】寫的〈馬華文學不打烊〉曾提起,自Covid-19疫情蔓延以來,馬華文壇雖然正抵抗著出版的寒冬,但我們相信“閱讀”仍在,知識生產仍“不打烊”;時隔一年,2021年的世界依然面臨疫災來襲,而馬華文藝生產也依舊面臨嚴峻的挑戰,但總算又越過了一座山丘——創作者、出版社無懼風浪,仍然透過“書籍”發聲、處理時代的危機,與讀者營造如詩般的共感交流。

◢沉穩老練的《鏤雕ll》

尤其在文學出版部分,留臺作家如黃錦樹的《大象死去的河邊》、鄧觀傑的《廢墟的故事》、馬尼尼為的《我的美術系少年》以及在地作家範俊奇的《鏤空與浮雕ll》表現亮眼,均透過沉穩老練的敘事筆觸、精湛的修辭技藝展現各自關懷的議題——從人與事到地與景。

另外,不得不提幾部學術著作,如林春美的《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麥留芳的《口袋裡的家國:歌曲、郵票、錢幣中的國族認同》,分別涉及了馬華與“物”的生產討論,讓我們看見從文學雜誌到日常小物背後有關馬華民族、文化與政治身分認同的盤根錯節關係。

◢感受馬華生活的熱情

吳小保的《思想末羅遊:華馬文史散論》,蔡羽、鄭玉萍、鄧雁霞的《古晉老巴剎:歷史掌故與生活變遷》,萬吉的《祝福:伊斯蘭的多元詮釋》則分別討論有關馬華語言翻譯史、地方文化史與宗教等相關議題。讀者可從著作中感受作者對於本土研究、馬華生活的情感編織與熱情。有意思的是,一般在本土視為“禁忌”的五一三種族事件也登上學術場域,經由聯經的第43期《思想》專題《五一三的幽靈》獲得重新討論,喚起我們對事件記憶的“見”與“不見”之思。此外,由張錦忠英譯陳瑞獻的詩作《陳瑞獻詩歌英譯集》也是一本難得好譯作,雖非中文原著,但相信此書之出版,將為馬華中英詩學帶來嶄新火花。

陳詩人在〈彩雲人層天〉詩句提及“轉身看7種重彩的雲朵/你看雲朵滾邊繡著你的強光線”——我想,若回到烏雲密佈的現今時代脈絡,詩人何嘗不是提醒著我們撥開雲朵望一望屬於馬華文界的“強光線”,或者更貼切而言,是隱藏在烏雲下的那道曙光——繼續以文字之光抵抗黑暗、顛覆荒謬世界。

致2022年的我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