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个带粗俗谐音的帆布包,这对我们的社会,起到什么程度的净化?关键在于心智,而不是禁止肢体或言语暴力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粗话是语言上的暴力,很多时候是为了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一些特殊情况,粗话以借着羞辱性的言语来让对方感到不悦,从而让自己感受意识形态上的优势。这跟肢体暴力一样,不是忍不住,就是要让对方屈服。
ADVERTISEMENT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受道德与社会共识所约束,不允许拳脚相向。先出拳的人,就得接受法律或社会的审判。而粗口,则没那么严厉。基本上,除了学校以及一些特别注重礼仪的行业,没人会去认真限制别人在群内骂粗话。顶多,只被标签“没文化”。
要说暴力,其实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邵氏武侠片,主角一身侠气却也在打打杀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美国职业摔跤(WWF),虚夸的肢体攻击以娱乐来装饰暴力。
来到近代,美国英雄电影系列经过细腻的包装,虽然打着正义的旗帜,但也是在以暴制暴。若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剔除暴力元素,那很难。真要这样,很多漫画都得下架。就连哆啦A梦里技安霸凌大雄或阿福的情节,也得删。
粗话也一样。我们的社会虽然已有基础修养,但也难免在一些行业或群体里,粗话满天飞。既然讲者无意冒犯,听者也无所谓,我们有必要去纠正吗?顶不顺的,不就捂着耳朵,然后站远一点。要这群骂惯了粗话的人谈吐斯文些,他们反倒是失去了活力。
心智成熟的人,在看完一部英雄电影后,会在第二天给看不顺眼的人一个飞踢?那不会,因为分得出虚构与现实。粗话听多了,言语也会被传染?若心智成熟,那不会,因为知道自己的口德到哪里。
少了个带粗俗谐音的帆布包,这对我们的社会,起到什么程度的净化?在我们管不到的范围里,我们无能为力。网络小视频、学校里的朋友圈,以及社交网络里充斥着各种语言的粗话,孩子骂起来搞不好发音比我们还准。
关键在于心智,而不是禁止肢体或言语暴力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真要把社会禁成了个无垢的环境,也不见得对孩子是好事。杜绝暴力的孩子有天被欺负了,无还手之力。听不懂粗话的孩子有天被“问候”了,还看着对方傻笑。在公义没得伸张的情况下,以往的保护就是造成孩子当下无法自我防卫的伤害。
好吧,“柑你拿”帆布包已下架,这能避免一些尴尬的场面,比如长辈无法接受如此大胆创意的设计而坏了气氛。但若说出版社“低俗”、“失格”,那未免太过分。因为“柑你拿”帆布包的本意不带任何羞辱某人的目的,只是个谐音梗。有人若觉得被冒犯,那是他的主观。其他人若觉得可爱或逗趣,在他们的意识里,那不是粗话,也不会构成宣扬语言暴力的暗示性条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