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津贴物品运转模式,已经在这个时候无法正常运作了。这中间的各种纰漏已经不需要我赘述。批发商和商家们,只要绞尽脑汁,就有各种方法让政府津贴食油成为他们经商的利器。
ADVERTISEMENT
近月来,因为各种因素,各行各业皆出现有钱请不到人,或买不到货的情况。而最常发生的就是政府津贴的袋装食油,一袋难求。走遍大小超市和杂货店,如果有货,一上架一下子就被抢空。
政府在几年前取消罐装食油津贴后,袋装津贴食油经常不见踪影的事情,成了家常便饭。5公斤的罐装食油,要价已在30令吉左右,袋装食油一袋2令吉50仙,买5袋,价钱还不到罐装的一半。甭管5公斤包装的食油是否品质较为好,在通货膨胀的时代,能省多少就是多少。
但政府往往在宣导津贴食油为政府帮助人民的措施之一时,人民却经常连袋装食油的影子也没看到,心中无名怒火就这样燃烧起来。
官爷们常常只在办公室推动政策,不懂民间疾苦,是这个政策落差的最大原因之一。政府或更贴切的为监管此事的贸消部,永远相信自己责令厂商生产的津贴物品,已够涵盖人民的需要,但事实却往往相反。
津贴食油价格太过逆天,注定永远只能耳闻,难以购获。时不时我们会看到新闻,有人大肆收购津贴食油后,将之重新包装或走私等,让问题雪上加霜。政府永远不应该认为,只要落实了利民政策,就功德圆满。政策执行面,到底有没有让百姓们获利,津贴油是否惠及低收入者,而不是成为商家的另类资本,才是完善的措施。而显然的,经过多年下来,只要一个物品得到津贴,但是若有津贴跟没津贴的价格相差十万八千里时,就有人会嗅到另类商机。
如一些有资格售卖津贴食油者,自己设下门槛,要消费者在他的门市里消费一定的数额,才可以购买几袋食油。这坏招对家庭用户吸引力不高,但是对小贩们,却有很大的吸引力。假设小贩们使用超市卖的罐装食油,熟食和路边摊如炸香蕉糕的价格直接暴涨,那身为消费者的我们,能接受吗?
以法为依据,确实袋装的津贴食油,应该仅作为家庭用途。兼职或是全职小贩,其实不应该买,也不被允许买津贴的物品来当作商业用途。但是多年来,我们对这类事情管制不严,对于商家使用津贴油来经营生意,已经获得官方某个程度上的默许。一旦我们禁止及严抓小贩们不得使用津贴食油,除了是经济问题之外,更是社会和选票问题,所以这个值得思考的事情,就一直变得悬而未决。
部分不肖的津贴食油批发商,似乎主宰着谁有权使用津贴食油的生死大权。贸消部也曾经披露,有些批发商直接把津贴食油卖给餐馆和熟食业者。到后来,分配到零售市场的食油,就只剩这么一点点,如何轮到我们这些小市民购买呢?
传统的津贴物品运转模式,已经在这个时候无法正常运作了。这中间的各种纰漏已经不需要我赘述。批发商和商家们,只要绞尽脑汁,就有各种方法让政府津贴食油成为他们经商的利器。
这样的机制先天性缺失问题,生产再多的津贴食油,也无法让真正有需要的消费者买到,这对整个机制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