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津貼物品運轉模式,已經在這個時候無法正常運作了。這中間的各種紕漏已經不需要我贅述。批發商和商家們,只要絞盡腦汁,就有各種方法讓政府津貼食油成為他們經商的利器。
ADVERTISEMENT
近月來,因為各種因素,各行各業皆出現有錢請不到人,或買不到貨的情況。而最常發生的就是政府津貼的袋裝食油,一袋難求。走遍大小超市和雜貨店,如果有貨,一上架一下子就被搶空。
政府在幾年前取消罐裝食油津貼後,袋裝津貼食油經常不見蹤影的事情,成了家常便飯。5公斤的罐裝食油,要價已在30令吉左右,袋裝食油一袋2令吉50仙,買5袋,價錢還不到罐裝的一半。甭管5公斤包裝的食油是否品質較為好,在通貨膨脹的時代,能省多少就是多少。
但政府往往在宣導津貼食油為政府幫助人民的措施之一時,人民卻經常連袋裝食油的影子也沒看到,心中無名怒火就這樣燃燒起來。
官爺們常常只在辦公室推動政策,不懂民間疾苦,是這個政策落差的最大原因之一。政府或更貼切的為監管此事的貿消部,永遠相信自己責令廠商生產的津貼物品,已夠涵蓋人民的需要,但事實卻往往相反。
津貼食油價格太過逆天,註定永遠只能耳聞,難以購獲。時不時我們會看到新聞,有人大肆收購津貼食油後,將之重新包裝或走私等,讓問題雪上加霜。政府永遠不應該認為,只要落實了利民政策,就功德圓滿。政策執行面,到底有沒有讓百姓們獲利,津貼油是否惠及低收入者,而不是成為商家的另類資本,才是完善的措施。而顯然的,經過多年下來,只要一個物品得到津貼,但是若有津貼跟沒津貼的價格相差十萬八千里時,就有人會嗅到另類商機。
如一些有資格售賣津貼食油者,自己設下門檻,要消費者在他的門市裡消費一定的數額,才可以購買幾袋食油。這壞招對家庭用戶吸引力不高,但是對小販們,卻有很大的吸引力。假設小販們使用超市賣的罐裝食油,熟食和路邊攤如炸香蕉糕的價格直接暴漲,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能接受嗎?
以法為依據,確實袋裝的津貼食油,應該僅作為家庭用途。兼職或是全職小販,其實不應該買,也不被允許買津貼的物品來當作商業用途。但是多年來,我們對這類事情管制不嚴,對於商家使用津貼油來經營生意,已經獲得官方某個程度上的默許。一旦我們禁止及嚴抓小販們不得使用津貼食油,除了是經濟問題之外,更是社會和選票問題,所以這個值得思考的事情,就一直變得懸而未決。
部分不肖的津貼食油批發商,似乎主宰著誰有權使用津貼食油的生死大權。貿消部也曾經披露,有些批發商直接把津貼食油賣給餐館和熟食業者。到後來,分配到零售市場的食油,就只剩這麼一點點,如何輪到我們這些小市民購買呢?
傳統的津貼物品運轉模式,已經在這個時候無法正常運作了。這中間的各種紕漏已經不需要我贅述。批發商和商家們,只要絞盡腦汁,就有各種方法讓政府津貼食油成為他們經商的利器。
這樣的機制先天性缺失問題,生產再多的津貼食油,也無法讓真正有需要的消費者買到,這對整個機制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