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后,开始不自律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同感。好多回,我与学生家长通过线上进行“家访”时,有家长语重心长地说:“一个MCO,孩子变样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教。”
“老师,你可以亲自联系他。他现在不理我。我没办法跟他说话。一开口就吵架。”
ADVERTISEMENT
“老师,他每天对着电脑手机玩game,说不听,我真的没办法了。”
放下手机,我的心揪着。我家的小孩也一样,学习不自律。身为家长难,身兼家长和教师的我,更难。
说真的,疫情前,学校放学回家,他总会先把功课做完才享受他的快乐时光。玩玩具,看电视,下棋,阅读都是他喜欢做的事。只要他做好本分,基本上我们大人没有太干涉他的生活。记得那时,我们不需要担心他的学习状况。往往回到家,他做他的事,我做我的事,孩子爸爸做他的事。傍晚一家三口去公园跑步,玩乐。晚间,母子会粘在一起阅读谈心入睡。这是疫情前的生活模式,甚是喜欢。
疫情间,居家学习模式带来了一些困扰。孩子在上课时,爸爸妈妈也在上网课。偶然间,发现孩子用电脑上课,会偷偷转换“频道”,清脆响亮的声音是他老师的,画面则是阿神的麦块视频。我盯着他,他笑眯眯地说:“我做完了,等其他同学写完啊!”一次两次这样回应不用紧。久了,就会觉得那是借口,让我心里很不踏实。但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又不能直接揭穿他。检查功课,就是对孩子产生不信任。孩子也有这样的心理反应,认为大人不信任他。因为懂他,所以没有特别“监视”他。因为这样做只会一步一步破坏自己跟他之间难得建立起来的情感。
但,后来渐渐发现那是一种放纵。
一次,检查了他的功课,不得了了。本子里列出好多他没完成的功课。我想,这是身为教师“放生”自己孩子的苦果。这需要一颗很强大的心才能面对。打开他的课本,这回才发觉四年级的课程,真不简单啊!那时,我和外子花了好多好多时间监督他做完各科功课。叫他写功课往往就是父母和孩子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双方若没控制好情绪就是关系决裂的时刻。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大人逼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有时心不甘情不愿地写功课,这样学习会有什么成效?这个时候,身为老师兼父母的你会发觉无论自己是个多优秀的老师,在这孩子面前却什么也不是,总有一种管得了别人家孩子却管不了自己孩子的无奈,一点也骄傲不起来。
这个阶段,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情绪,有他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凡事不喜欢受约束。他开始嫌大人啰嗦,嫌大人烦。不去想还好,想到这事却深深自责。整年下来,网课,批改工作不停歇。夜里,总会惊醒过来,反思反省而辗转难眠。教育孩子这件事若做不好,父母实在有很大的责任。但要引领这个阶段的孩子该从哪里开始?瞬间,感觉自己好像一艘迷失在海中央的小船,寻找着航向。
先理解,后教育
后来,我减少参与学术课程,把时间挪向心理辅导课程,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方法来应对自己的孩子,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应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主讲人说孩子越感觉被逼,不自由,他就会越反抗。没错,只有学会理解孩子或学生的感受,和他们搞好关系,双方才有得谈。
应对孩子,我开始每天列出他必须完成的任务,让他自己选择先做什么,几点要做,让他拥有自主权决定他自己的事。这样做,果真有了收获。孩子很喜欢跟我分享他建筑的麦块风格。平时忙起来,总是敷衍他两句“不错”或“还好”,每回看到他意兴阑珊地走开,心里又很过意不去。这回就尝试放下手中的活儿,专注听他说话,甚至眼睛看着他,并做出适当的回应,即使不懂他的麦块游戏世界,我也尝试配合,听完他的分享,然后给他的建筑作品点评,更为他制作的视频打分,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一切受重视。
我俩在这样的相处互动下,彼此都有了好心情。接着,他就会在我不留意时偷偷完成其中一两项功课再继续玩乐。这是他给我的惊喜。在这过程中,我重复让他知道自己若能自主完成任务,做完该做的事,爸妈绝不会唠叨。他表现好,我给他适当的赞美,外子则以他喜欢的美食作为鼓励。这样做确实减少了家庭不悦的气氛。这一路走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与需求真的很重要。先理解,后教育,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
戴晨志老师说:“千万别把孩子的信心,全骂光。孩子一定还有他们可以生存、活得很好的方式与才华。请多多相信他、肯定他、鼓励他,千万不要责打他、痛骂他、嘲讽他。”是的,在孩子学习过程中,鼓励孩子确实比责骂来得更有成效。为了孩子,为了学生,我还在努力学习,学习尊重,学习忍耐。生气时,忍着气,不让自己在生气时做出任何决定。这是不生气的情绪智慧。
读懂孩子的心,给予温暖培育才是真正地爱孩子。人生没有回程票,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为爱启航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