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語特有詞語詞典》編委會說:“我們之所以義無反顧地做這件事,主要是想記錄與描寫馬來西亞華語詞彙,讓馬來西亞華語走入國際視野,促進其他國家和地區對馬來西亞華語的瞭解。”
ADVERTISEMENT
在漢語大融合的特殊時代裡,馬來西亞的華語文推廣和研究者,充滿信心地關注自己,關注華語的國際發展,是難能可貴的。
漢語大融合是當前現代漢語和國語/華語的現狀。在漢語大融合的特殊時代裡,應該更注重各華語區之間在交流中達意的準確性,讓語言在交流中自然融合。因此我們應該瞭解彼此的語言差異,才能減少差異,更好地為漢語的和諧融合建立基礎。這是我和中國朋友們這些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們編纂了《全球華語詞典》《全球華語大詞典》,進行了全球華語語法研究,目的就是希望瞭解華語區的語情,使融合更加順利、更和諧。
從1994年開始,我就注意華語區的語言問題,並且和不同的學者合作,進行了語法和詞彙的研究。汪惠迪先生的《新加坡特有詞語詞典》(1999)是新加坡特有詞彙的第一本詞典。汪先生說:“在周教授的鼓勵和推動下,筆者才下決心整理所蒐集的資料,撰寫論文,並編寫這本小詞典。”
《馬來西亞華語特有詞語詞典》雖然早已編成,但卻至今才出版,這表現了馬來西亞關心華語的朋友正在努力讓自己和國際接軌,這是非常可喜的。詞典的編輯出版,將為今後馬來西亞華語的研究奠下基礎。
這部詞典所蒐集的詞語,非常有特點,我舉些例子:
斃命:“一名婦女步行前往工作途中,慘遭一輛國產轎車猛撞,當場斃命。”《現代漢語詞典》:喪命(含貶義)。因為“斃”是“死”,“用於人時多含貶義”,但是馬來西亞多用“斃命”,少用“喪命”。
朝向: “高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具創意、革新思維及高技能人才是我國朝向2020年高收入國家的重要條件。”用為動詞,《現代漢語詞典》:“這套房子設備不錯,只是朝向不理想。“用為名詞。
黨魁:政黨的領袖。《現代漢語詞典》:政黨的首領(多含貶義)。“魁”構成的詞有“魁首、罪魁、奪魁、花魁”等,並不限於貶義。
遲婚:過了適婚期才結婚。《現代漢語詞典》:“晚婚”。“遲”和“晚”是同義語素,表示“比規定的或合適的時間靠後”這個意義,馬來西亞和其他華語區都用“遲”,我們都說“來遲了“,普通話說“來晚了”。
傳召:“被反貪汙委員會傳召問話。”《現代漢語詞典》:“傳喚”。在“召喚”之間,各選一個語素。
“達致:達到,達成”,“頂限: 上限”,“恫言: 恫嚇”,“抵步: 抵達”,“蹲牢:蹲獄”,“督工:監工”,“斷貨:斷檔”等,都是對不同語素的選擇。
端靠:“學英文不能端靠背單詞,學文法。” “端靠:全靠;只靠。”“端”的語素義是比較特殊的。
川行:(公共交通工具)行駛、航行。“巴士公司紛紛減少川行服務路線。”用名詞語素“川”修飾動詞語素“行”,構成“川行”,是古漢語的構詞現象,如“川流不息”“波及”等。現代漢語用“穿行”。
對付:指處罰、處置。“警方已採取行動對付涉嫌在該起冰毒案中隱藏毒品證物的警員。”現代漢語沒有這個用法。
抵步: “部分剛抵步的遊客馬上掉頭離開”。 《現代漢語詞典》:抵達。
這些詞彙和普通話有些不同的,但在馬來西亞的華語裡都生了根。我們應該尊重馬來西亞的用法。
這部詞典的出版,能帶動馬來西亞華語研究者對自己語言的研究興趣,擺脫一路來搖擺在國語和普通話之間的窘境。我更希望詞典的出版,能引起馬來西亞語言教學者與研究者的注意,對選詞與詞義解釋等等,提出不同的看法。學術研究需要討論,一片死寂,是不健康的。
關於華語逐漸融合的問題,我的基本觀點是:
一、 各華語區的變異情況,是多樣和複雜的。
各華語區可能都有自己的語言應用習慣,不同的規範標準,很難統一。這是歷史造成的。馬六甲的華人墳山墓碑裡,最早在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就有華人和當地土著女人通婚的墓碑。 早期的華人移民,大多數是沒有受什麼教育的閩粵農民。這樣的移民背景,以及華語與當地語言的接觸,必然給馬來西亞的華語帶來不同的特點。馬來西亞又曾是英國殖民地,英語是社會的頂層語言。在英語強勢語言的壓力下,必然在華語詞彙和語法上留下痕跡。
和其他華語區一樣,馬來西亞的華語也是沒有口語基礎的。臺灣人和南洋的華人,早期都說南方方言。中國國語的推廣,影響了臺灣人和南洋華人。許多書面語詞彙,通過注音符號的注音,或者電臺廣播,直接被用在口語裡(臺灣將“和”說成han,就是廣播的結果)。這種大量的書面語詞彙出現在口語裡,是臺灣國語和華語的顯著特點,如“令到”、“而已”。許多現代漢語書面語已經不常用的詞彙,如“病黎”“災黎”“詢及”“建竣”等,也出現在報章上。對這些現象的整理,可以加深馬來西亞學者對自己語言的認識,並在全球華語的研究上,做出貢獻。
二、 在語言的應用與推廣方面,規範是必須的,但同時要注意自己華語的特點。
談論規範,既要注意交流的需要,也要尊重各個區域相對的自主性。從交流的需要說,華語必須保留共同的核心,才有利於華語的全球推廣。怎樣在交流的需要和自主之間保持平衡,必須慎重考慮。
過去,馬來西亞的語言研究與語言教學者沒有充分注意自己的語言特點;自己的研究,也沒有具體的研究計劃。這對於建立自己的語言信心是不利的。我積極提倡大華語,就是希望各華語區能有信心的研究與推廣自己的華語。
《馬來西亞華語 特有詞語詞典》的出版,是馬來西亞朋友瞭解自己語言的開端。除了能“讓馬來西亞華語走入國際視野,促進其他國家和地區對馬來西亞華語的瞭解”之外,更能建立與擴大馬來西亞語言研究者的信心,為馬來西亞華語人才的培養,以及為馬來西亞華語教材的編輯,建立基礎。我期望在漢語國際化的過程中,能出現馬來西亞的華語教學課程。
各華語區研究自己的詞彙,將這些詞彙編成詞典,如《新加坡特有詞語詞典》、《香港社區詞詞典》、《新華新詞語詞典》、《大陸及港澳臺常用詞對比詞典》等等。在各類地區性詞典的基礎上,就能修訂和補充2016年出版的《全球華語大詞典》,使《全球華語大詞典》成為真正世界性的華語詞典。
《馬來西亞華語特有詞語詞典》的編輯參與者,也將能在修訂《全球華語大詞典》工作上,為華語的國際化貢獻一份力量。
在推進華語國際化的進程上,《馬來西亞華語特有詞語詞典》的出版,能對華語區之間的交流做出貢獻,也讓馬來西亞的語言研究受到國際的注意,更能帶動其他華語區編輯出版自己的華語特殊用詞詞典。
希望這是馬來西亞參與華語國際化的一個開端,讓馬來西亞的華語研究進一步和國際接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