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我们

|
发布: 5:00pm 29/01/2022

粤剧

粤剧

拍攝政府新春短片很有feel 粵劇喚回友族童年回憶

由首相署大馬一家團隊呈現的新春短片,製作團隊都是來自不同文化、宗教和種族的成員。
儘管傳統文化日漸式微,至今仍有一班人以傳承戲曲藝術為己任。

ADVERTISEMENT

戲曲文化,書寫中華文明的千古流芳;大馬一家,續寫各族交融的源遠流長。

在靠近吉隆坡中央藝術坊(Pasar Seni)捷運站的蘇丹路,一棟擁有百年曆史的老式建築物——人鏡慈善白話劇社,見證了本地中華戲曲的盛衰歲月。這個常年迴盪著戲腔的空間,今日卻傳來陣陣的喧鬧聲。

只見劇社內有一生奉獻粵劇藝術的名伶、穿戴錶演戲服的演員、指導拍攝工作的導演、現場瞭解拍攝進展的政府官員、前來採訪的各家媒體……原來,配合壬寅虎年的到來,首相署今年以“大馬一家”為創作理念,特別製作一則新春短片,為此來到隆市歷史最為悠久的文娛社團取景。

在短片中,大馬一家團隊融入中華傳統戲曲元素,並安排各族演員參與演出,讓多元種族與傳統文化之間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攜手傳承不朽的藝術瑰寶。

導演:喚回童年回憶傳承藝術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傳統文化日漸式微,中華戲曲似乎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為了不讓這門藝術被人遺忘,首相署以此作為今年新春短片的題材,同時加入大馬獨有的多元色彩,帶來各族共同發揚傳統文化的和諧畫面。

負責指導首相署新春短片的法依沙認為,藝術是各族人民傳遞信息的管道。

該片導演法依沙萊斯說,戲曲是陪伴大馬人民長大的其中一門藝術,這次的新春短片算是喚回國民的童年回憶,並讓珍貴的傳統藝術傳承下去。

“比如我,很多人小時候都有看過華人戲曲,這是陪伴大家長大的藝術,所以我們這次也是想要喚回人們的記憶。”

他說,製作團隊會盡可能地在短片中還原大馬各族人民相處的情況,而非呈現憑空想象出來的故事和人物。

“我們希望給觀眾帶來的畫面,是彷彿回到過去小時候的情景,讓大家想到不同種族共處時的美好時光。”

中華戲曲應世代相傳

對法依沙來說,中華戲曲就像皮影戲(Wayang Kulit)一樣,都是應該世代相傳的優良文化。

“我們想要挖掘更多其他種族的表演文化。我認為,藝術是大馬人民傳遞信息的管道。”

他說,由於科技媒體平臺的普及,中華戲曲如今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歡迎,從而吸引更多人關注這門藝術。

“一些國家如悉尼,他們會在節慶外的日子表演戲曲,反觀我國大多數後都在特定節日,如盂蘭節才會開臺表演。

“其實戲曲所傳達的價值,是適合傳達給大馬人民的。即便不是節日期間,我們亦可欣賞這門傳統文化。”

今在電視臺臉書YouTube發佈

這則由首相署推出的大馬一家新春短片,用一天的時間拍攝,並於1月30日在電視臺、大馬一家臉書和YouTube發佈。

法依沙指出,舞獅一直都是農曆新年的必備元素,不過他們這次想做出新的嘗試,即復興中華戲曲。

“適逢今年是虎年,製作團隊也在短片中加入一隻貓的角色,命名為老虎(Tiger),加上這隻貓共有8個角色,製作團隊大概有30人,包括編劇、導演和製作人。”

粵劇名伶受邀任藝術指導

他說,為了更完美地呈現粵劇表演,他們特別訪問我國粵劇名伶蔡豔香,並邀請對方擔任短片的藝術指導。

“如果說有什麼挑戰的話,那應該是要了解粵劇、語言使用和故事內容,還有尋找服裝方面,總的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經驗。”

大馬粵劇之母蔡豔香,是新春短片的藝術指導。(檔案照)
蔡豔香:首看到各族合力製作

負責指導演員的妝容和服裝的蔡豔香,是本次首相署新春短片的藝術顧問,也是頗負盛名的大馬粵劇之母。

現年已高齡86歲的她說,這也是自己首次看到不同膚色的人合力完成一部戲曲的製作。

她坦言,自己不認識製作團隊,是通過他人介紹才有所接觸。

儘管不諳馬來文和英文,不過看到不同種族一起合作傳承戲曲文化,她還是感到十分高興。

在接受各語文媒體採訪時,她也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從事相關行業的心路歷程。

從小與粵劇結緣

來自森美蘭芙蓉的蔡豔香,打從有記憶以來,就與粵劇結下不解之緣。

由於生長在粵劇世家,家族成員都是粵劇演員,她自小便耳濡目染,從小兵和丫鬟角色,到後來的醜生、花旦及文武生,她都能唱能演,並於1956年創辦豔陽天粵劇團。

“現在科技進步,戲曲不是那麼興旺了,但慶幸的是仍然有保留粵曲文化,神誕時還會邀請我們去唱戲。”

她說,自己從事過其他行業,但都無法做長久,惟有粵劇才可以讓自己堅持下去。

“我曾經做過美容院、旅行社和拍戲,但都不成功,最後還是回到粵劇懷抱,也許我註定是為粵劇而生。”

西迪欽說,戲曲表演和敲鼓唱戲聲,是他的童年回憶之一。
編劇:向新一代介紹傳統藝術

新春短片編劇西迪欽說,當下年輕人大多都喜歡看Netflix、Youtube和網絡電影等,已經沒什麼人留意到中華戲曲的存在。

“我不想說這是垂死的藝術,但現在卻已經被逐漸遺忘。”

在柔佛居鑾出身的西迪欽,小時候常常會聽到敲鼓唱戲的聲音,偶爾他也會跑去現場看戲曲表演,這已成為他的童年回憶之一。

“那時候,我們會習慣性地跑去看華人戲曲,晚上也會不時聽到唱戲聲。”

“我覺得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中華戲曲、皮影戲等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文化,所以我們想要向新一代介紹這些傳統藝術。”

劇情反映大馬戲曲現狀

片中女主角繼承父親衣缽,成為一名中華戲曲演員,而這門藝術隨著時代變遷正面臨傳承的困境,這也反映大馬戲曲行業的現狀。

“有次她邀請3名朋友一起演出,無奈因遇上土崩被堵在路上。在危急關頭,父親劇團不同種族的員工伸出援手,最後演出圓滿落幕,展現大馬一家精神。”

西迪欽說,當下年輕人大多都喜歡看Netflix、Youtube和網絡電影等,中華戲曲已經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西迪欽指出,製作團隊在創作過程中嘗試加入新的概念,比如舞獅隊伍有馬來人和印度人,那為何中華戲曲裡面不能有其他種族呢?

他希望這則新春短片能夠帶出的包容、團結和共同點的信息,即無論面對如何的困境,只要團結在一起,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恰逢今年是虎年,我們也希望通過勇敢的主角,帶出各族攜手合作、團結一致的訊息,同時要像老虎一樣,勇於面對任何挑戰。”

作為00後的張申美,對中華戲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
工作人員為張申美穿上層層戲服。

女主角:藝術不分種族

現年21歲的00後女孩張申美,在大馬一家新春短片中扮演女主角Siew Lin,也是少數對中華戲曲仍抱有興趣的年輕人之一。

“我對任何表演藝術都有興趣,包括中華戲曲。我認為,藝術是不分種族的。

“我國是個多元種族和文化國家,不是說特定種族才能表演特定的藝術,特定文化只屬於馬來人、華人還是印度人。”

她說,此前自己只是從書本上學到戲劇知識,如今穿上粵劇戲服,才感覺到真真切切地成為劇中人物。

“我很喜歡這些服裝和妝容,真的很漂亮,感恩讓我成為這次短片的主角。”

陸世敏報道    林毅鉦攝影(部分照片由首相署提供)

人鏡慈善白話劇社見證本地中華戲曲的盛衰。
瞭解粵劇、語言使用和故事內容,以及服裝、化妝和道具方面,對製作團隊來說都是挑戰。
在劇本中,女主角獲得馬來人和印度人的協助,順利完成戲曲表演。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