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變遷,有的人早就厭惡某些傳統節日的習俗,加上疫情和政策的限制,他們可以順勢迴避,用更適合自己的方式過節。雖然有違傳統,但也讓參與節日的負能量降低,對社會未必無益。
ADVERTISEMENT
經過疫情兩年反反覆覆的蹂躪,今年農曆新年,我們總算可以過個好年。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說疫情已成過去,但是比起去年,一家團聚的氛圍肯定要好得多。物以稀為貴,今年的團聚來得不易,尤其從外坡或外國回來的,大家更加珍惜是肯定的了。
雖然馬來西亞節日眾多假期頻繁,但華人真正在過的節日一個手掌數得完,而農曆新年是這個手掌的大拇指了吧。此節日也,有人歡喜有人愁。愁什麼?本報友欄“一紙芬曰”兩個禮拜前就寫過,有些長輩的“不恥下問”招致年輕世代反感。今年好年,好就好在,“歡喜“雖然沒有增加多少,但是“愁”肯定大大降低,因為不聚的代價是降低了。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心裡都知道,有些團聚不是一定要在新年。過年過節等習俗,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時代變遷可以是由經濟發展推動,也可以是由冠病這等有社會整體影響力的災害所造成(政治運動也如是)。隨著社會的變遷,有的人早就厭惡某些傳統節日的習俗,加上疫情和政策的限制,他們可以順勢迴避,用更適合自己的方式過節。雖然有違傳統,但也讓參與節日的負能量降低,對社會未必無益。
文化習俗和傳統,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僵化了只會讓年輕人厭惡進而被時代淘汰。這就帶到一個有關身份認同的重要討論,一些習俗是“傳統”還是“鄉愿”?這是說,遵守文化傳統的人,必須要知道該傳統的內涵,即該傳統為什麼會出現,現在仍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對此,本地文化學者多有著述(如安煥然教授)。如果我們不問習俗和傳統的道理,不是很有點像我們嗤之以鼻的宗教極端主義者嗎?
就算扯上“傳統”,尊重個人自由仍然重要。這是說,選擇參與的人可以大事慶祝,但不應該過度影響選擇不參與的人。基於尊重原則(其實是忍讓),節慶的規範一直沒有明文規定或無強制實行,但因為規則是灰色地帶,權利互相侵犯是難免的。三年前的新年我在KLCC和外國美女用餐,就被商場邀請來的舞獅震耳欲聾的敲鑼打鼓聲搞到胃口盡失。
說回本地華人過的節日。農曆新年,在新馬一帶又稱CNY,即Chinese New Year。這個CNY,對中國人說沒有人聽得懂。近年,卻有越來越多華人將農曆新年或華人新年稱作“春節”(Spring Festival)這個中國人的用法。不管CNY和春節有沒有本質的差別,本地華人實在沒有必要跟著中國人叫春節,何況馬來西亞終年如夏無四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