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氣連枝盼春來 ◆ 李鈜沬(蕉賴)
ADVERTISEMENT
春節將至,我家素有辭舊迎新的習俗。一顆遺落在牆角的玻璃彈珠,不經細看,也許旁人只當作塵封多年破損的廢品,早就將之棄置。唯獨我深知其義——“血濃於水手足情,打斷骨頭連著筋”,此物萬萬丟不得。
80年代初,科技沒有現今進步,也沒有手機、電玩等娛樂,周邊的枯枝落葉、石子泥沙幾乎都是童年唾手可得的玩物。而眼前這一顆缺角的玻璃彈珠,原是和另外5顆同為一組,恰如我們兄弟姐妹6人。我雖自小過繼,與兄姐分隔兩地,但始終剪不斷手足情深,割不斷血脈相連。
兒時的農曆新年最簡樸,心靈也最富足。即使兄弟姐妹幾人擠在一個窄小的空間,窩在同一張被子裡,也有耍不盡的法寶,說不完的貼心話。這些幼時的片段記憶,或許已拼湊不全,但一直被我視若珍寶,藏匿心間。
長大後的農曆新年,雖然看似什麼都不缺,實則早已缺失昔日的親情。光陰荏苒,常年背井離鄉,我確實錯過了不少與手足團聚的韶光。怕是有朝一日再相見,大家雙鬢已發白,彼此相望不相識,不勝唏噓。
這個壬寅年,但願我們同氣連枝,共盼春來,讓平日南奔北走的我們,迴歸生命初始的地方,哪怕僅有一個熱情的擁抱,或是一朵親切的笑容。無論時隔多久,相隔多遠,我們依舊能從對方熟悉的眼神裡,尋獲當年最初的自己。
新年何止是節日? ◆ 黃豔雯(怡保)
從小我就不喜歡慶祝華人農曆新年,因為我是一個不愛熱鬧的人。我一直期望能自己一個人平平靜靜地度過農曆新年,可是當夢想實現時,我卻沒有想像中那麼快樂,甚至很沮喪。
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人好像失去了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擁有的東西。當時教育部要求老師一定要留守在自己執教的縣內,不能回家鄉過年,我才發現以前每個星期來回的高速公路那麼遙遠。
如果今年我能慶祝新年,再也不會嫌棄鞭炮和敲鑼打鼓的聲音。我會陪著家人一起放鞭炮,儘管聲音讓我震耳欲聾,心裡卻會是暖暖的,因為家裡充滿笑聲。我會邀請舞獅團來我們的家表演,趕走家裡的晦氣。我要仔細地欣賞,再好好地感謝獅團。
如果今年我能慶祝新年,再也不會嫌棄長輩問我終身大事。我會很有耐心地回答每一個人的提問,告訴他們,我自己一個人也過得很好,要他們放心。我再也不皺眉頭保持沉默,因為後來我才發現那是長輩關心後輩的方式。我會很溫柔地問他們:“最近身體好嗎?希望您能健康快樂。”
如果今年我能慶祝新年,再也不會玩手機。我會抬起頭來望著表兄弟姐妹,問他們近況如何,耐心聽他們講述孩子的成長和初當父母的喜悅。我會關心他們的工作環境好不好,再耐心地聽他們述說工作上的委屈。
如果今年我能慶祝新年,我會好好地抱著外甥或者侄子。我會珍惜能好好抱著他們的日子,跟他們說童言童語,因為他們抱著抱著就長大了。我會陪他們一起玩抓迷藏或者家家酒,就像我們從未分開過一樣。
如果今年我能慶祝新年,我會學著感恩,知足,好好地珍惜農曆新年,因為農曆新年——何止一個節日?
我想追回可以擁抱的新年 ◆ 晨(新山)
辛丑年轉眼已來到尾聲,回首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除了要照顧好身心靈的健康,還要兼顧衣食住行,苦不堪言的日子應該佔了大部分吧。最讓人煎熬的肯定是對親人的思念,即使思念已濃得化不開,重逢的日子卻遙遙無期。
在封國政策下,我已兩年沒見到長堤另一端的媽媽和兄弟姐妹了。回首以往,到鄰國是件簡單的事。我常越堤探望媽媽,和她共進午餐,陪她度過無數個悠悠下午。在冠狀病毒的籠罩下,咫尺已變成了天涯。
對即將到來的壬寅農曆新年,心還是有所期待。我盼望邊境能重開,盼望可以有肢體上的互動;盼望能趕上年夜飯,能和久違的家人相聚。我期盼見面的那一刻,我們可以脫下口罩,好好的把彼此的容顏看清楚。大家可以你依著我,我靠著你的擠在幾張沙發上,嘻嘻哈哈的邊吃、邊聊,把最後的一公尺拋到九霄雲外。
我最迫切想要做的是,和至親握手、道一聲新年快樂,再將他們緊緊的擁入懷裡。我想讓體溫溫暖我們因病毒而寒冷的心,讓累積已久的思念歸零;再輕輕拍拍他的背,告訴他:“辛苦了,請繼續加油,務必照顧好身體。”
兩年沒見,思念已匯流成河,若再不能相聚,恐怕就要決堤了。祈禱我的新年願望不會因奧密克戎的出現而破滅,祈禱它不會阻擾我們的相見。
多夾的菜肉 ◆ 楊慶盈(民都魯)
2020年冠病來擊,我待在家過年。那個年很冷清。我外婆在那年的新年去了天堂。到了2021年的新年,在外坡的親人因為疫情沒回來。我的團圓照少了很多人。
第一年沒外婆在一起過的新年,我感覺有些怪怪的,好像身邊少了什麼。我每次都坐在外婆旁邊夾菜及肉給她。我很喜歡夾肉菜給她的感覺,我覺得很溫馨。那是一個很美的畫面。滿頭灰銀色的外婆總會覺得我把菜肉夾多了給她,又把肉放回我的碗裡。她怕年輕一輩菜肉不夠吃,所以自己總說吃不下。她少吃一點,孫子及孩子就能多吃一點。這是老人對小孩的疼愛。
一隻雞,只有兩個腿,兩個雞翅膀,兩個雞胸,兩個雞背肉,兩個雞腳,一個雞頭及一個雞屁股。一家人口很多,一隻雞跟本不夠分來吃,所以老人會把好吃的肉留給孫子吃。這種感覺及想念只能在回憶及記憶裡面慢慢回味了。
以往一年365天,我每餐都夾肉及菜給外婆吃。餐餐我都夾,因為我不曉得我可以夾幾回,我還怕會少夾。外婆老了,在世的日子一定比我們少,我能為她夾幾次肉菜,都是一種我與她相處的愛。肉菜吃在口裡,很暖心。
與外婆一起度過的新年,是我最想追回的新年。夾肉菜給外婆的新年好像是昨天的事。外婆雖然已不在,但我每次看到她坐的位子,我都會想到她。夾肉菜的畫面在我心中永不忘。
盡情畫畫的新年 ◆ 亞文(吉隆坡)
今年,我想過一個盡情畫畫的新年。我自幼喜歡畫畫,課本和作業簿都佈滿了塗鴉,也喜歡參加校內的畫畫比賽,僅僅參與便已心生滿足。也不知何時開始,人大了,喜好就變調了,畫紙也給束之高閣,封塵。
有天幫老闆看顧店鋪,閒來無事,趁顧客還沒上門就拿起筆和便箋,隨手畫了起來。在很投入的當兒,冷不防有一人聲響起,他是店裡的熟客,看到在畫畫的我,幽幽地說了句,“宜家劃畫搵唔到食。”
畫畫找不到生計,多數人都是那麼想的吧,我是其一。
如果沒有天賦和創意,應該很難在畫畫天地裡出人頭地。但是疫情改變了很多東西。很多人帶著未了的心願辭世,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銀行多個零已與之無關。我頓悟,發覺自己很想畫畫,想把腦中的所思所想,用筆呈現出來。
在這個壬寅新年,我除了會電聯親友聯絡感情,吃柑喝菊花茶,我還會拿出畫筆,畫畫自娛,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盡情地畫,畫得美不美已無關緊要,在繪畫的當兒,我已收穫了快樂。
有畫畫相伴的歲月,我很幸福。
我來召集團圓飯 ◆ 扈筱英(安順)
我的爸爸今年90歲了,去年不能回家陪他過年,很遺憾!今年我也不方便回去陪他過年。媽媽去世前,每個年初二,已經出嫁的姐姐都會回家過年。我有12個兄弟姐妹,家裡人多熱鬧。但是媽媽去世以後,家裡就有所改變了。外甥女出嫁了,她們回姐姐家過年;姐姐也必須留在自己的家,煮飯等女兒回孃家。起初二姐沒有回家過年,漸漸的大姐也沒有回家過年,跟著是妹妹、哥哥也趁著新年假期出國旅遊,回家過年的人就越來越少了。但是爸爸從來沒抱怨過。他從來不會問為什麼老大沒有回來、老二為什麼沒有回來。他是一個很知足的老人。
有多少人活到90歲還能自己照顧自己,種種菜,騎腳車去咖啡店喝咖啡?我只是希望爸爸還在的新年裡,我們兄弟姐妹能儘量回家陪他過年。也不知道還能陪他度多少個新年了。往後的新年,我想找回當年媽媽在世的情景,一家大小都回家過年,樂融融的。雖然家裡沒有錢,紅包裝的只有2毛,但是,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即使粗茶淡飯,也是滿滿老家的溫暖年味。
我計劃,以後每兩年召集一次全家新年大集會。我們一家大小共有八十多人,我將負責訂餐廳、食物、飲料、年餅、住宿。吃過團圓飯後,爸爸負責派壓歲錢,大家能一起吃年夜飯,老爸一定很開心的。衷心希望大家能騰出時間回來吃年夜飯。最後,希望我爸爸健康快樂,老當益壯,年年歲歲,平平安安。
新年來做新事吧! ◆ 溫財達(亞依淡)
一成不變,或以不變應萬變,是否明智?這是見仁見智。但我總覺得新的一年,在疫情籠罩下,總要給自己一些“改變”,才像過一個“新”年。
經濟重創,百貨膨脹,過年的新,不能再依循以往,什麼都要更新,所謂花錢如水,很快花光,我們應該警覺,這個年,穿吃務必從簡,重點在於內心的更換改變。
從前我的傳統觀念,過年總是要求賢妻在除夕團圓飯煮得像樣,越多菜式越好,如今,我改變了,只要求賢妻煮三菜一湯,例如一魚、一菜、一肉、一湯。這讓向來過年在廚房忙壞的賢妻喜出望外,兩肩輕省。畢竟,在疫情下,許多人經歷生離死別,分隔兩地,無法團圓,我自己一家四口天天團圓,已是幸福無比。如今經濟吃緊,宜改變形式,保存意義,這才是有所突破的新年啊。
在這新年,我還做了一件新鮮事——我把家裡上千本的書籍拿到教會去寄放,讓公眾來免費借書。人說開卷有益,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原想借此舉提升大家的人文修養,與人分享恩福。怎麼知道首先獲益的人是我,因為舍書而得到了空間,一些物品更可以置之高閣,家裡遂變得更寬敞和整齊,而且彷彿更新了。
我更做了一個轉變,把奉獻給教會的十一奉獻轉捐給雙福殘障中心。耶穌說:上帝原本就喜愛憐憫,不喜愛祭祀。我明白在病毒蹂躪下,雙福這慈善機構平日收到的捐獻已不多,運作吃緊,如今還要買下56萬令吉的現有房屋應急,確實非常需要民眾的支持。他們比教會更需要捐助,於是我把奉獻轉移到那裡。我深信,行善,上帝喜悅,尤其在新年行善,更具意義。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新年,再做點改革和突破的新事吧,讓這一年有好的開始,畢竟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些人經歷了大水災,了悟氣候變遷或會讓水災成為常態,所以心裡一橫,賣掉了處在低處的住家,去購買高處的屋子。這就是一種更新和突破。
新年,我們是否也在心靈處,給自己大刀闊斧、洗心革面的更新和突破呢?
我想更把握現在 ◆ 日安(古晉)
與其說追回,不如說我想把握再把握。把握穿越971公里的擁抱和笑顏,開口說出那些不敢說出口的話,做那些心裡一直想做的事。離家約365天,8040個小時,嚐盡酸甜苦辣,彷彿一夜長大,也從中學習堅韌不拔。
自病毒侵入我國以來,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上網一訂機票就能隨時穿越雲海回到家的日子被束縛了。過去一年,我第一次和家人通過視訊吃團圓飯,感受不到食物熱騰騰的溫暖、家人在耳邊說話的聲音和溫度。我們像是和世界斷了聯絡,開始多了和自己相處的時間。一踏出家門,就很依戀外面的空氣,想伸手觸摸被陽光穿越的樹葉。在經歷過看似絕望,眼淚流不停的日子、快樂與溫暖後,終於可以回到飛雲之下的家。當時我心裡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擁抱父母。
過去一年,有的人不在了,但他活在記憶裡。關於消逝,我們追不回來,但是我們會因此而更把握現在。過去一年,家鄉似乎沒什麼改變,除了一些新崛起的建築物。那些馬路和街道,離開這麼久,還是不感到陌生。家鄉的味道依然沒變:哥羅面、叻沙、熱騰騰的海南咖啡……身邊的人彼此安好,彼此惦記,各自努力生活。
關於改變,或許我們會不知所措、惶恐不安,但相信我們能調適自己的心態,依然能在裂縫中看到陽光。這個新年,我想把握再把握,把握相聚的每分每秒;相信再相信,相信自己內心的聲音。
延伸閱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