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豪言

|
发布: 7:10am 08/02/2022

戴子豪

豪言

传承文化

传统

团圆饭

戴子豪

豪言

传承文化

传统

团圆饭

戴子豪.摒棄不良傳統,捍衛文化發展

戴子豪

如果華人為了傳統而摒棄本身的文化,那麼這就是違背了漢族自己本身“中庸”的中心思想,轉而激進,已經不再是“中華民族”的繼承者了。

很多人,把文化和傳統的定義綁定統一,誤把“捍衛傳統”等同為“捍衛文化”。其實,無論狹義還是廣義,文化涵蓋的範圍大於傳統。

ADVERTISEMENT

傳統的呈現方式,多數是有象徵意義的形式,如新年放鞭炮的傳統源自於民間有關“年獸”的傳說,象徵把不好的事情一炮趕走。或者英國的律師,都有戴假髮,象徵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外,傳統也包括“思維”,也就是“傳統思維”或“守舊觀念”。

文化則涵蓋一個民族或國家發展史中的文明、哲學、藝術、思維、修養、經濟、政治等等的特徵。與傳統不同的是,文化是可以與時並進的。

舉例而言,據古代漢族文化和傳統,女子不入學堂,不當官,必守婦道。當代漢族女性,獲得博士學位的不計其數,當官的、從商的比比皆是。所以,男女平等已經是我們漢族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漢族願意摒棄源自於農耕社會,需要強壯體魄的“重男輕女”傳統。

文字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漢族的文字,由原來的甲骨文,經由金文、篆書、隸書,演變成今天的簡體。這證明了文化是可以隨著社會發展而改變。

也就是說,放棄一些傳統,不代表摒棄文化。

同樣的,傳統和文化除了可以摒棄和演變,同樣可以被創造,或者結合。

歐洲有個拉丁海倫文化(Latin-Hellenism),是古羅馬和希臘文化的結合。在後金女真滿族統領中國的清朝時期,很多滿族文化也與漢族文化結合,包括今天新春大家所穿的當代“旗袍”和“馬褂”,都是源自於滿族傳統服飾。更加貼切我國國情的文化結合,是峇峇孃惹,其為古馬六甲和漢族文化的交融。

馬來西亞老一代的華人,把傳統與民族文化綁定在一起。很多老者認為,放棄傳統,即是放棄文化和放棄“當華人”,實為對祖宗不孝。

年輕一輩過年不穿紅色,對團圓飯沒熱誠,不拜天公,不再堅持放鞭炮,男女還沒娶過門便同居,丈夫初一到孃家慶祝,女生去當警察士兵等等,在老一輩華人眼中,是“放棄傳統”。

老一輩人不知道,文化傳承和繼承傳統是兩碼子事。傳統要引領的是一個民族的特徵和哲學,不一定要根據某些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來維護。

祖宗們認為團圓飯很重要,是因為古代如果遊子在外工作,一年難免無法見上父母一面。“孝順”這個漢族哲學理念,讓漢族社會一年內至少要見上父母一面,因此大家認為,如果沒特殊情況,過年都要回鄉見父母一面。

在傳統叫“團圓飯”,在文化的角度叫“盡孝”。

現在的孩子要“盡孝”,不一定要等到“團圓飯”。馬來西亞有了更方便的火車、巴士和廉價航空,而且由於經濟發達,很多人都擁有汽車,加上手機都有視頻功能和社交媒體等等,團圓飯帶出的“盡孝道”已經由一年一次的飯局,演變成隨時隨地的探訪。

要傳統,而不傳承其文化內涵,猶如買了一把菜刀,將這把刀當擺飾卻不使用。內涵文化不需要傳統。如果時代的進步,有了更安全的切菜工具,放棄使用菜刀,不代表放棄吃菜,也就是說,放棄某種傳統,不等於放棄文化。

傳承文化,傳統不是唯一途徑。有些時候,為了要傳承一些優美思想文化,反而放棄傳統才是王道!若是為了遵守重男輕女的傳統,不讓姐妹在清明節回老家祭拜,不如放棄重男輕女傳統,才能維護“盡孝”的文化!

如果華人為了傳統而摒棄本身的文化,那麼這就是違背了漢族自己本身“中庸”的中心思想,轉而激進,已經不再是“中華民族”的繼承者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