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艺坛乩童

|
发布: 7:30am 13/02/2022

张吉安

华人文化

藝壇乩童

鱼生

补天穿

张吉安

华人文化

藝壇乩童

鱼生

补天穿

張吉安.女媧的魚生和年糕

张吉安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大地之母女媧,在世間土地上開始創造萬物,也就是口耳相傳的“女媧造人”。 她在年初一到初六,每一天用泥土造出一種生物,前六天創造了雞、狗、豬、羊、牛和馬,直到第七天創造了人類。

從農曆正月初一到二十,本土各個籍貫的年節習俗,跟女媧傳說密不可分。

ADVERTISEMENT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大地之母女媧,在世間土地上開始創造萬物,也就是口耳相傳的“女媧造人”。 她在年初一到初六,每一天用泥土造出一種生物,前六天創造了雞、狗、豬、羊、牛和馬,直到第七天創造了人類。因此早期的華人社會,尤其是遵循女媧信仰的老一輩,總是喜歡將初一稱“雞日”、初二“狗日”、初三“豬日”等依此類推,一旦到了初七,一律統稱為“人日”,也就是眾人的生日。那麼人日和魚生,為何會牽連起一段密不可分的關係?

先以個人記憶中兒時的正月初七說起。從小成長於吉打稻田村莊,生活在一個兩大籍貫混合的家庭(廣府和潮州文化)。說實在,當時從沒看過和吃過七彩魚生,反之父親會在初七前幾天到田溪捉數條田魚(生魚)回來養在水池,直到初七一早,母親下廚烹煮一大鍋的魚生粥來過節,足夠應付全家的早午晚餐。這道料理是祖籍廣東順德的婆婆在世時,每年特別囑咐我們依循的老傳統,寓意人日三餐吃了生魚粥,一年到頭皆工作 “生生猛猛” , “財富有餘”。更有意思是,由於外婆出生於潮州揭陽,這一天也會煮另一鍋“七樣菜色”的酸菜尾來給我們配生魚粥,算是砌合了廣府和潮州味蕾,獨創一桌南洋社會共融式的本土飲食。

原屬廣府人日常飲食的“魚生” ,源自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民間料理,隨著廣府祖輩飄揚渡海到東南亞,尤以 “魚生粥” 吃法最普遍,而後將之演化成“七彩撈生”,則是綜合了潮州、客家與閩南人的飲食文化。畢竟,馬來亞華人的籍貫融合也隨著南來祖輩生活在一起混搭起來,相互影響。比方,潮州人和福建閩南人,在年初七是吃“七樣羹”,將七種菜,包括芹菜、韭菜、芥菜、菠菜、生菜、蔥頭和蒜頭,煮成一鍋雜菜羹湯,長期深受佛教持素和道教持齋的影響下,藉著人日吃七樣素菜,祈求帶來好運。客家人也有七樣羹,不一樣的,則是保留芹菜、韭菜、芥菜、蔥頭、蒜頭,另外多了豬肉和魚肉,煮成一鍋羹湯應節。由此可見,廣府人吃魚生文化混入了潮州、閩南和客家的七樣羹,是有跡可尋的。至於“撈” 一詞,有兩個意思,一是攪拌,另一個則是“討生活”的意思,比如廣府人常說“撈得唔錯”、“撈邊行”、“撈得起” 都是跟賺錢討生活有關,所以“撈生”這個詞,則源自廣府順口溜“撈得風生水起”的縮寫。

至於正月二十,客家人為何會選在這天中午,煎年糕,補天穿?

本土客家長輩有一句口訣“有做無做,寮到天穿過”,相傳這一天,客家男人不下田,女人不能用針線縫補衣服,歇息一日,煎年糕唱山歌,來紀念“女媧補天”,歡慶天穿日。採集過北馬一帶的客家人,早期婦女於當天中午12時,在門口放一張神桌,擺出5種顏色的織衣線(代表五行)、五支針、五色鮮花、五塊煎年糕和一束班蘭葉來祭拜女媧,因此正月二十亦俗稱客家新年。

已故客家山歌王丘惠中老師曾跟我追溯童年,說起霹靂老家的舊俗,只要過了正月二十天穿日,才算是客家人真正過完農曆新年。客家人也會選擇休息一天,母親會將年糕切片下鍋油煎,然後中午十二時在門口朝天祭祀,感念女媧補天的大恩。

丘老師回溯母親說過的一個傳說,相傳遠古水神和火神有一回在天地爭執,大打出手,最終造成山崩地裂,連天空也被擊破一個大洞,繼而引發山林大火、洪水氾濫,一時之間世間百姓面對一場大自然浩劫。此時,女媧想盡辦法,用大地的“五色石”融成泥漿,決意補天穿,經過日夜不休,最終成功將天穿補了、洪水止住了、山火撲滅了,而這一天恰好是農曆正月二十日。

天穿日雖是一個遠古傳說,可是客家人每一年到了這一天都會煎年糕象徵著補天的“五色石”來紀念女媧救世人的恩惠。至於古早客家農耕社會會在這天放下鋤頭休息,也寓意讓天地萬物休養生息一日,一家大小吃著煎年糕,聽長者述古天穿。其實天穿日在現代意義的延生,亦帶出客家社會的環保思維,警惕著世人,好讓天地自然應適度發展和修補,並帶出珍惜萬物重生的民俗。

雖然我不是客家人,可是心裡欣喜地感念著客家祖輩留給後人的一份大地之禮,在世代傳承的節日蘊含下,冀盼人類與天地萬物,生生不息。

鑽研馬新兩國華人年節文化的源頭和變遷,心胸開闊是一扇門道,需從當年的 “馬來亞時代” 的華人文化概念作為基礎,也就是當年的石叻坡和馬來亞。馬新在歷史上曾是一體,與其去區分、甚至強說某種年俗或飲食屬於現在的新加坡或馬來西亞,略顯心智狹隘,畢竟除了撈生、其他的如肉骨茶、海南雞飯等,老是陷入一番唇舌爭奪。抑或,更貼切的說法,倒不如說大部分華人飲食脈絡起源於籍貫地,變革和創新則在馬來亞,甚至是東南亞,如此一來,皆大歡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