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5日讯)大马社险机构(PERKESO)今年为37家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提供357万令吉的补助金(Geran Bantuan Kewangan),旨在致力提高雇主及雇员对职业安全与卫生(KKP)的认识。
社险机构发文告指出,这项补助金是依据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范围和领域分配,以协助社险机构培养职业安全与卫生意识,从而降低我国的事故率。
ADVERTISEMENT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拿督阿旺哈欣今日在移交补助金仪式上指出,社险机构在2021年共接获5万6990宗意外个案,其中3万3096宗是工伤事故,另2万3894宗是通勤事故(commuting accident)。
“必须重视这项课题,因为在职业安全与卫生监控方面的疏忽及弱点,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他说,因此在2022年社险机构补助金下,预计将展开639项活动,其中333项是研讨会及课程及217项是道路安全课程;同时社险也安排了89项旨在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活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25日讯)马来西亚律师公会今日就政府拟定的《2025年零工经济法案》发表声明,在肯定立法必要性的同时,提出5项关键性完善建议,旨在平衡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与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该公会指出,随着国内零工从业者规模突破309万人大关,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然而,现行法案草案在制度设计层面仍存改进空间,需重点优化以下领域:
一、明确社险缴纳机制:
鉴于目前法案未清楚规定社险机构如何适用于跨多个平台工作的零工工人,律师公会建议,法案应明确社险缴纳的责任归属,是由平台承担,还是由工人自行缴纳,以确保制度的可行性。
二、避免影响行业运营:
该法案拟设立咨询委员会,但平台提供商担心其权限可能限制行业竞争与创新,进而推高消费者成本。
律师公会建议,应进一步明确该委员会的职能和权限,以确保其既能维护零工工人权益,也不会妨碍行业发展。
三、审查收入扣除规定:
法案严禁对零工工人的收入、小费及奖励进行扣除,仅允许极少数例外,例如纠正多付款项。
但律师公会认为这么做过于僵化,未考虑工人因操作失误多收费用,或与平台签订贷款、租赁等商业协议的情况。为此,法案应进一步细化执行细节,赋予更灵活的调整空间,以避免不必要的行政障碍。
四、厘清跨部委监管权限:
律师公会提及,目前电子召车(e-hailing)和送餐(p-hailing)司机受2010年陆路公共交通法及1987年商业车辆执照局法监管,而该法案由人力资源部(MOHR)主导。
为此,律师公会担心,这可能导致人资部与交通部间的监管重叠,影响执法一致性。因此建议法案应清楚划分MOHR与交通部的权责,确保监管体系清晰顺畅。
五、区分零工劳动者与自由职业者:
律师公会也表示,现行法案未区分平台型零工工人(如电子召车及送餐员)与非平台型自由职业者(如独立顾问、创意工作者等),但两者的工作模式、收入结构及自主性存在显著差异。
文告指出,法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零工工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法规,而非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促广泛征询各方意见
文告强调,政府应在法案正式提交国会前,展开全面的全国可行性研究,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以减少可能对行业及工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律师公会补充,该会将继续支持政府制定更公平、平衡的零工经济法律,并愿意与人力资源部及行业利益相关者展开合作,加强法案内容,以确保零工工人获得更好的法律保障,同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