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5:19pm 15/02/2022

叶福炎

叶福炎

叶福炎 / 乡土,复始之地?

作者:叶福炎

结束32期《马华文学》杂志刊物,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简称“作协”)改以主题征稿的方式,把众多作家的文学作品编辑成一本专书,取代文学杂志的形式。

ADVERTISEMENT

在〈主编的话〉中,胡清朝表示,这具有代表的主题专书,乃延续着早期李天葆编《没有别的,只有存在》(1998)、李忆莙编《马华文学2009:时光旅行》、曾翎龙编《作家的家》(2010)的主题书。不过,因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一类的出版计划并没有延续下去。

作家群横跨老中青

作协再次重启这一计划的出版系列,以“乡土”为第一本的主题,如主编所言是“启动新的出发,寻回失去的故乡味道,承接这些新故事的发现”。而且,作家群横跨老、中、青三代,也显现出马华这一小文学的集体力量。可惜,这本主题书并未对马华的“乡土文学”多作诠释,哪怕是一小篇的导论都足以让不同背景的中、港、台读者,更进一步掌握非雨林、胶林的马华文学。

除了不同世代的作家、写作者,合集也收录新诗、散文和小说3种不同文类体裁。尚未能从编辑方式理解其用意,但也看出“乡土”的不同写作方式,两相所交织出来的“文学效果”,也不尽相同。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新诗的叙事节奏中保留更多声音、场景;散文更多以回忆的手法写出自己的家乡(而这就是所谓的乡土吗?)。至于小说的部分,有些篇章游走在散文和小说的模糊边界,读来着实让人困惑——这是否也考验着小说创作者对“乡土”的诠释?

追忆,需要时空距离

不过,纵览《复始之地》所收录的众多作品(新诗19首、散文35篇、小说9篇)中,“乡土”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不同层面的意义:

❶不同年龄层的创作者以文学距离(意即不同的时空背景下)遥想家乡、童年,也是不同世代的乡土之音;

❷文学叙事见证了国内的社会变迁,只可惜编辑并未按作者出生年份排序,否则我们就能看出更明确的时间线;

❸“乡土”作为一种界线,它在文学上让我们看见写作的临界点——对乡土的想像,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打开读者不同经验的交流可能。

或许,马盛辉〈叫我如何写故乡〉可当作这本合集的代序。他写到,“没有异乡,又哪来的故乡呢?”这即是上述所言的“文学距离”。当然,这不意味着唯有异乡人才能写“故乡”(或者另一个替代词“乡土”),而是追忆本身所需要的充分条件,也含括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当然,马盛辉作为早到的见证者,乡土对他而言,有更进一步的解释:“现在的‘乡愁’不是怀念故土,而是愁没有乡没有土”。我想,这就是《复始之地》的意义所在。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