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推出的新課程,往往能夠大致瞭解全球時下最關注的議題是什么,以及職場最需要哪方面人才或最重視哪一種技能。比方說,如今許多大學紛紛開辦數據分析課程,可見“數據就是王道”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
除了數據分析之外,近年又有哪些大學新課程是應運而生?或者說,哪些趨勢主導了大學近年的新課程走向?
ADVERTISEMENT
不同時代有不同機遇與挑戰,如果說大學培養的學生必須能夠因應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那麼大學便應該更早一步洞察局勢,超前部署課程內容。
綜觀國內外大學近年開辦的新課程,當中有幾個大勢所趨的共同點,例如氣候變遷、貧富差距和生態保育,這些顯然都是迫在眉睫的全球議題,所以很多新課程無論是工程學、環境科學、經濟學或政治與行政學,都紛紛著眼於“可持續發展”或“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另外,現在越來越多大學課程都跟“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有或多或少的關係,也有許多新課程主打“創業”(Entrepreneurship)。這些課程切合當下經濟與科技發展趨勢,當大家都在談大數據、都在談創業,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把“數據分析”和“創業”融入課程架構中。
從大學近年開辦的新課程,我們還可以發現越來越多課程強調跨學科,不侷限於單一知識領域。比方說,以前各個學院看似各自獨立,學院與學院之間彷彿八竿子打不著,但現在跨學院合作是很普通的事,不同學院可能會一起聯辦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靈活度。
外國大學反應較快
比起本地大學,外國大學通常都反應比較快,迅速因應社會需求推出新課程或調整原有的課程架構。氣候變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外國已有一些大學針對氣候危機開辦“氣候變遷學位課程”,換作十幾二十年前,這種課程聞所未聞,但不久的將來,恐怕我們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氣候變遷專家。
每當大學要向學生推介一個新的領域,通常做法要麼開創一個全新課程(例如氣候變遷學位課程),要麼就是重組課程架構。以香港科技大學為例,香港科大在2021/22學年推出一個嶄新的課程架構“Major+X”,學生可在主修課程以外附加其他專業領域知識,比如延伸主修“人工智能”或“數碼媒體及創意藝術”。這種設置一方面讓學生在其主修的專業領域上擁有紮實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把握機會學習新科技,同時大學也擁有更大空間適時調整課程內容,或推出更多延伸主修以緊貼時代發展。
關鍵字:數據、數據、數據
“數據就是王道”,這句話不只適用於許多行業,也反應在大學近年的課程趨勢。
綜觀現今國內外大學,“數據科學”和“數據分析”學位課程可說很普遍,除此之外,現在有越來越多大學把數據分析跟原有課程做深度結合,課程名稱開宗明義說明“XX學位(數據分析)”。
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為例,該大學2022年推出十多個附加第二主修的本科課程,所謂的第二主修就是“數據分析”,涉及的科系包括工程系,還有諸如生物、物理、化學等科系。
香港方面,香港大學於2022/23新學年推出7個新課程(包括1個重組課程),其中5個新課程就與大數據及數碼科技有關,包括人文學科:
文學士(人文與科技)
課程採用跨學科結構,學生需同時選修人文學科和數碼科技相關的學科作為核心,發展出一系列貫通人文與數碼科技的知識、技能及文理兼容的跨學科創新思維。
理學士(生物訊息學)
生物訊息相關行業種類繁多,包括利用生物訊息工具分析數據的生物醫學研究員,分析大量數據以解釋生物難題的計算生物學家,以及為生物醫學設計電腦或數據工具的軟件開發員。畢業生可從事新興的科技領域,例如基因技術、精準醫學、數碼及無線醫療、電子醫療大數據分析及環球醫衛分析學。
工學學士(數據科學及工程)
課程結合數據科學、電腦科學、數學、統計學和法律的基礎科目,為學生提供數據科學與工程學的培訓。學生也可副修數據密集型領域相關科目(例如地理信息數據、BIM建築技術和生物醫學數據分析),以便將特定領域的知識與數據科學和工程技能聯繫起來。
理學士(營銷分析及科技)
課程專為對STEM、商業和技術層面感興趣的學生而設。課程結合定量技能、商業營銷管理知識和相應的技術基礎,包括程式語言、數據科學、數碼平臺和營銷科技等。畢業生可投身多種行業,包括數碼營銷、初創企業、遊戲產業、數碼平臺、電子商務,及其他著重數據分析和相關科技的工作。
工商管理學士(商業分析)
學生將會學習一系列包括資訊科技、數據科學、商業統計及管理的知識,核心課程包括程式語言、數據庫管理、基礎商業分析、管理信息系統、決策及風險分析等。此外,學生可選修涉獵高端範疇的科目,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社交媒體及其他最新資訊科技發展。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
關鍵字:創業
創業在年輕族群中蔚為風潮,許多大學生還未畢業即已摩拳擦掌準備創業,使到創業彷彿成了一門顯學,連大學也搭上熱潮,針對創業開辦學位課程,或是在原有課程中加入創業元素,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
本地的泰萊大學,在2020年開設“創業(團隊創業)榮譽學士學位課程”。這個3年制的課程號稱本地首創,學生還在求學時即可著手開發產品原型,並且有機會接觸創投家和獲得種子資金,等於一邊學一邊做,提早邁開創業第一步。目前本地除了泰萊大學之外,精英大學和MSU大學也有關於創業的學位課程。
科研也涉及商機
基本上,任何科系的學生只要想創業就能創業,所以現在越來越多大學的非商學院課程也引入創業教育,例如博特拉大學將從2022年7月起,提供“生物科技與生物創業”碩士學位課程,鼓勵學生研究生物科技的同時,不妨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機。
香港也有類似的課程,例如香港中文大學,其理學院、醫學院及工商管理學院共同開辦“生物科技、創業與醫療管理”理學士課程,課程涵蓋分子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公共衛生及工商管理。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世界各地大學會有更多這類跨學院合作的課程,緊貼時代發展。
關鍵字:可持續發展
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撞見“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這個關鍵字,連企業也在談ESG,從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來評估企業的經營。
說到“可持續發展”,其中一個最受全球關注的議題是氣候變遷。氣候變遷的議題非常複雜,絕不只是涉及氣象學和環境科學,還牽涉許多其他不同領域的知識,例如經濟學、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為了整合各個領域的知識,外國已有大學創設氣候變遷學位課程,培養學生從跨領域的宏觀視野,探討無法由單一領域解決的氣候危機。
目前,外國大學開辦的氣候變遷課程多數屬於碩博士學位課程,例如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氣候變遷科學與政策碩士課程”,及倫敦大學的“氣候變遷與發展碩士課程”。另外,也有一些大學提供“氣候變遷學士課程”(本科課程),例如英國北安普頓大學和格林威治大學。
適用範圍廣泛
至於馬來西亞,目前專門提供氣候變遷學位課程的大學似乎只有國立大學(UKM),不過也有一些其他大學,例如私立的雙威大學,提供“可持續發展管理碩士課程”,同樣聚焦“可持續發展”,不侷限於氣候變遷議題。
可持續發展不只是關於環境保護,聯合國提出的SDGs包含17個大目標,例如消除貧窮、優質教育、性別平等、乾淨水與衛生等;17個大目標底下又有169個子目標,適用於企業、組織乃至個人。換句話說,“可持續發展”適用範圍非常廣泛,例如香港科技大學將在2022年9月新學年,推出跨學科新課程——(理學士)可持續發展及綠色金融,此課程由商學院和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聯合提供,課程主題涵蓋氣候和環境、ESG、金融和風險管理、統計和編程、大數據、營運管理、公共政策等。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