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政治人物起落,大多是因為鬥爭,少見良性競爭。
柔佛即將州選。這幾年大家眼看政權幾番輪替,儘管首相換人,但施政風格相差無幾,亦未見突出政績。許多懷抱改革期待的民眾大失所望,萌生選誰都差不多的失落,很難激發對公共事務的熱情和關注。
ADVERTISEMENT
然而,一旦有識之士不關心政治,那麼國家社會或許就會被糟糕的人統治,因為他們比其他人關心政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馬政壇現況並非一天造成的,當然也不可能立地成佛。倘若大家以為選出聖君賢相,便能立刻掃除亂象,河清海晏,迎來太平盛世,那就太天真了。
我們必須面對世上少有聖君賢相,再說即使出現聖君賢相,一兩個人也不足撐起國家社會的政務,需要龐大的官僚體系的有效運作,才能維持國家社會例行事務。
所以,幾個優秀人才從政,未必能有效改革,倘若制定合理制度,讓一群人共同努力,比較有機會看到改革的成果。
民主國家的實際操作,“一群人”通常便是政黨,政黨一般是連結人民和政府的中介。政黨的終極目標是執政,實踐自己的政治理念。平常則是整合政策、推薦候選人。
然而,同樣是民主國家,政黨的運作方式差異極大,參照其他國家的經驗,我們不妨想像嘗試,適合大馬風土民情的政黨經營方式,說不定能走出另一條路。
美國的共和黨、民主黨,兩黨實為選舉機器。政策統合由民選首長、議長等實權人物負責,黨的任務是辦理選舉相關事務,共和黨、民主黨的總統初選向來辦得熱鬧盛大。
幾年前盛傳共和黨大佬不滿意特朗普,想拔掉他的總統候選人資格,終究沒能成功。美國的兩大黨最重要的黨務是維持總統初選制度公平,讓有意願的黨員同臺競逐,誰受歡迎誰就代表黨。
日本自民黨和臺灣民進黨較為類似,權力運作可說是派系共治,黨主席為共主,但未必擁有一言九鼎的威望,黨主席必須就政策、人事等等調和黨內意見。倘若出現強勢黨主席,或能順利推行黨主席的意志。不過,弱勢黨主席一樣能順利運作,惟或許出現權力部分下放的狀況,換句話說便是集體領導。
目前國內的老牌政黨運作方式相差無幾,權力幾乎都是由上而下。比如內閣成員屢屢言行惹議,引發民間不滿,但有人因此下臺嗎?
本地的政治人物起落,大多是因為鬥爭,少見良性競爭。國內政黨應建立黨內民主,鼓勵黨內人士各自經營,再以成效決定誰上誰下。只要制度是公平的,必能為國家社會培育出優秀的政治人才。
民主國家必定眾聲喧譁,只有戰爭才高喊團結。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應具備統合異議的能力,面對紛雜意見理出頭緒,整合出大多數人接受的方向,這才是民主政治良好的發展方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