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紧张局势逐渐升温,美国总统拜登不断表示,俄国入侵乌克兰的“机率”非常高,又指可能在几天内发生。专家分析,美方不断示警的动作除了有“先声夺人”的意味,背后另一关键原因,可能是为了要重振美国的能源产业。而国际油价飙破90美元(约376.80令吉),“间接”证明美国可能是俄乌危机中的最大获利者。
根据美国财经新闻CNBC周三报道,美国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导致油价暴跌,近期疫情趋缓,油价回升约50%;而俄乌的紧张氛围让今年的油价再涨30%,突破90美元,创下近7年来新高。
ADVERTISEMENT
此外,在俄乌危机中,美国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天然气供应的替代来源。根据统计,美国液化天然气输出欧洲年增80%,首次超越俄罗斯;1月份美国天然气销往欧洲有77.3亿立方公尺,而俄国仅输出75亿立方公尺。
石化业者分析,俄罗斯最不希望看到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回升,“但是俄乌的冲突正好是在强化这点,使美国有机会夺回能源产业的龙头宝座”;但俄国虽然原油产量少,却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每日原油出口约500万桶,若俄乌战争真的开打,“全球都会受到波及。”
另据报道,俄国供应欧盟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欧洲对于俄国原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是欧盟应对乌克兰危机绑手绑脚的重要原因。
被质疑“喊狼来了” 美:令普汀三思策略奏效
自俄罗斯去年10月起在乌克兰边境集结军力,美国官员开始密集式披露俄方的侵乌部署。虽然美方至今被指“喊狼来了”,面临“诚信危机”,但对美国外交、军事及情报官员而言,他们率先披露的局面未成真,即代表他们令普汀行动前三思,策略奏效。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四在联合国安理会上表明,美国“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是为了防止战争”,“如果俄罗斯不入侵乌克兰,那么我们将松一口气,因为俄罗斯改变了方向,以证明我们预测错误。这将是一个比我们目前好得多的结果,我们将欣然接受任何人对我们提出的任何批评”。
纽时:美放流料有前科
《纽约时报》分析指出,以事先张扬对手部署方式制敌,确有可能带来“诚信”问题,再加上美国在“放流料”方面确有“前科”:2003年美国正正基于“伊拉克拥有大杀伤力武器”的错误情报而出兵。不过,拜登幕僚这次甘愿冒险,《纽约时报》引述官员称,他们宁愿被指夸大及散布恐惧,都要阻止普汀侵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