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美國前總統尼遜訪華50週年。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環球時報》表示,尼遜使美國對華政策做出重大戰略調整,為世界格局轉變和冷戰最終結束打下基礎,“他的外交理念與實踐,為當今世界政治菁英看待和處理國際事務提供了一面值得借鑑的鏡子。”
李海東指出,尼遜始終對美國自身實力的侷限性保持清醒認識,堅決反對意識形態主導外交決策,強調以國家間的力量平衡來規劃處理國際事務,這可說是任何時期保持國際關係穩定的重要經驗。
ADVERTISEMENT
李海東稱,尼遜1969年時內外交困,面臨一系列巨大挑戰,比如越南戰爭打不贏要撤出,對蘇聯競爭漸處劣勢要緩和,國內反戰運動風起雲湧要平息等。他認識到美國此前20年盲信武力和意識形態毫不妥協導致的“帝國傲慢”,已對美國自身造成嚴重危害,於是堅定而又較成功地完成冷戰期間美國最具戰略意義的外交政策大調整:推動與中國關係正常化。
李海東認為,不痴迷於意識形態對抗和對他國進行民主改造,而是順應時代大潮與其他大國形成負責任但又相互平衡的格局,這是尼遜留給繼任者的珍貴外交遺產。摒棄這種戰略視野和思維就會摔跟頭。,美國冷戰後對外好鬥政策的頻頻失敗,已從反面印證了這一點。
同時,尼遜的外交觀念與實踐具有世界多極化和外交議題多重關聯的特色。他推崇經濟層面的美、中、蘇、日、西歐“五大力量中心說”,主張以“多極均勢”確保世界和平,極具智慧地把握住了國際格局穩定離不開大國之間有效協調的規律。這與冷戰後美國不斷試圖拉攏小國削弱大國進而導致大國關係動盪,形成鮮明對比。
李海東指出,尼遜有關重大政經議題必須關聯考慮的外交思維,不僅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美國不利處境,更推進了解決重大全球和區域問題時的綜合性“一體化”道路。尼遜政府推動建立泛歐性質的“歐安會”以促進歐洲各國在不同領域加強交流,在各大國間對裁軍與核不擴散等重大議題進行關聯處理,就是這一觀念的體現。尼克森在聯盟對立的冷戰時期就持有的這種理念,即使放到當代語境中仍然具有活力。
李海東強調,正是基於以上戰略觀念,尼遜當年尋求並富有成效地與中國改善關係,“50年後的今天,中美關係又處在爬坡邁坎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極具紀念意義的特殊日子,希望美國決策者能對尼克遜對中外交遺產有所反思和總結,將他留下的“中美只有合作才能克服各種重大挑戰”的政策遺產繼承下來。
另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50年前尼遜訪華是為謀求中美關係正常化,而當時阻礙兩國關係改善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臺灣問題。在那之前,美國的涉臺政策是“一中一臺”或“兩個中國”。而在尼遜訪華後的中美《上海公報》中,美方表示,“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方通過承諾遵守一箇中國政策,解開了影響兩國關係改善的一個主要癥結。
他指出,冷戰後,臺灣島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臺獨”勢力日漸猖獗,美方在執行一中政策方面幾度出現倒退趨勢。但在中方的堅決鬥爭和積極促動下,美國基於維護中美關係大局以及臺海和平穩定的考慮,圍繞臺灣問題做出一系列新的政策論述。克林頓時期,美方表達了有關臺灣問題的“三不”立場,即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不支持臺灣參加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小布什執政時期,則明確表達了反對“臺灣獨立”的立場。這些政策論述成為美國一中政策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助於增進中美戰略互信。
但自特朗普政府開始,美國為了對華施壓,越來越頻繁地打“臺灣牌”,不斷擴大對臺軍售,甚至在國際場合凸顯臺灣的“主權國家”身份。拜登政府上臺後把臺灣作為美國“印太戰略”重要一環。美國“以臺製華”與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相互勾連,導致臺海局勢的新一輪緊張,中美戰略互信嚴重受損。
吳心伯認為,尼遜訪華至今的中美關係史表明,如果華盛頓不能處理好臺灣問題,不僅會導致臺海局勢動盪,還會直接衝擊整個中美關係。今天中國反對“臺獨”、實現國家統一的決心一如既往堅定,同時資源更加豐富,手段更加充分,對臺海局勢的塑造力更強。美國基於遏制中國的目的繼續打“臺灣牌”反而會付出巨大代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