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从小训练音乐的人会产生“绝对音准”,任何声音过耳都听成某个音,比如雨滴声是G#。
现代许多合唱曲目都用钢琴伴奏,然而有时唱多声部混声合唱,唱到最后发现跟钢琴差那么一点点音高,于是就以为唱走音了。唱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时,情况更为普遍,唱完最后再去钢琴抓音时,有时发现会走掉整个半音。
ADVERTISEMENT
最后才发现原来并不尽然是走音,其实有时是“纯律”(just tonation)和“平均律”(equal temperament)之间的冲突。
简单来说,纯律就是自然会唱出的Do、Re、Mi、Fa、So,而平均律是300年前经过科学计算之后,所设定音和音之间的间距,平均律的订立又跟钢琴的发明息息相关。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用频率来表示音高,纯律跟平均律会有微小的不同,纯律中每个音的间距比例是不平均的有理数,而平均律理论上将八度音之间平分为12等分,由12个“半音”(semitones)组成,设计成钢琴上八度音之间的黑键和白键加起来就12个,会出现无理数比例。
当合唱唱到最后时,这些微小的音高间距差异,就会累积成较大的间距。
钢琴在巴哈的时代发明时,音色令当时的音乐家趋之若鹜,巴哈甚至为平均律的12个音特别编写大调和小调共24首曲目(《平均律钢琴曲集》Well-temperad clavier)。钢琴拥有可以涵盖交响乐团所有音高的88个键,又有声音强弱变化(之前的大键琴没有强弱音,而钢琴原本叫pianoforte的意思,就是有piano弱音和forte强音),相较于纯律,平均律可以弹出更多协和的音律组合。
其实平均律也有多种理论,巴哈所推崇的是一种不十分平均的平均律well-temperament,跟今日的“十二平均律”其实是不太一样的。
有些从小训练音乐的人会产生“绝对音准”,任何声音过耳都听成某个音,比如雨滴声是G#。但优点也可以是缺点,今日使用440Hz为A调音,是1955年订立的国际标准(原本是制琴业的非正式标准),而以前奥地利普遍使用435Hz,所以绝对音准的莫札特肯定会奇怪现代人怎么全都走音了?
本书爬梳平均律诞生的背景,几百年来跟科学、数学、政治、宗教互相纠缠。例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主张用3:2的完美比例可制造出12个音符、用“五度音链”完美调音,却发现存在不完美的“音差”,表现不出三度音程和六度音的甜美音色。甚至圣歌合唱该怎么和声都有限制,因为牵涉到教派之间的神学之争。
所以今天我们熟悉的音调,是冗长演变出来的结晶,绝不是自古有之哦。
更多文章:张草|别小看厕所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