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见过印度教和华人民间信仰诸神供奉在同一个屋檐下吗?
农历大年初三,专程到马六甲野新(Jasin)参访这座华印联合庙(Chindian Temple),其正式全名为Sri Mathurai Veeran, Raja Karumariamman, Tuah Pek Kong Temple。从Jalan Merlimau大马路远望侧面的寺庙,这是一座印度庙;站在正门,左边是印度庙,右边是红彤彤传统华人寺庙的建筑风格。此庙供奉包括大伯公在内的3个主神。这类不同信仰相容的例子,在我国诚属少见。
ADVERTISEMENT
为了更深入了解此庙的历史与现况,于是预约寺庙负责人,以便登门请教。联合庙重视此项拜访,包括主席、副主席、财政、理事、乩童、祭司在内的华裔和印裔理事都出席了,交流过程中不但有问必答,而且还搬出整叠照片和剪报资料提供参考,并且做寺庙导览,还进行点香仪式。
印度庙创立的年代较早,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在现址经历3个主要发展阶段:
(1)神龛时期:草创时期在树下供奉石头和神像照片;
(2)小庙时期;寺庙建筑简陋,只是一座小小的房舍;
(3)拓展时期:印度庙与大伯公庙联合之后,晚近10年发展迅速,现有大庙规模是在2019年举行竣工仪式。
联合──神的启示
印度庙与大伯公庙二合一有超过30年的历史。根据寺庙负责人反映,机缘来自神的启示。地方上的族群关系和谐,联合过程顺畅,理事会成员印裔和华裔各占一半,现任主席黄鸿华领导联合庙超过10年,理事合作愉快,开会时以马来语沟通。
从外观来看,此庙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基本上反映印度南方印度庙样式,神祗方面属于湿婆系统(Shavism)。正门门楣以Raja Karumariamman女神和大伯公居中,屋顶四周分别有难近母(Durga)、Muniswaran、象头神、穆鲁干(Murugan)等;屋顶4个角有乾达婆(Gandhavas)作为守护者。联合庙前面一侧是九大行星庙。另一侧则是华人寺庙的大香炉和象头神神龛。
华人民间信仰神祗以大伯公(福德正神)为主,陪祀的有关帝圣君、观世音菩萨。大伯公庙屋脊两端采用双飞燕的形式,中央是双龙争珠。
走进庙内,可以看到柱子以神兽Yali为装饰。这神兽是狮子、大象和马的合体。面向诸神塑像,从左至右依序是象头神、Sri Mathurai Veeran、Raja Karumariamman、大伯公以及湿婆大神(Shiva)。
在印度教中,象头神属于扫除障碍之神,也是财神。Sri Mathurai Veeran属于武神,元帅造型。Raja Karumariamman,简称Amman,主管农业,也是照顾妇孺的女神,联合庙华裔理事称之为“印度观音”,是印度南方(尤其是Tamil Nadu邦)重要神祗。大伯公位居其中,非常独特。以灵根(Linga)造型出现的湿婆,是印度教中的毁灭之神,也掌管死亡,联合庙华裔理事称之为印度教的“地藏王”。这个组合兼顾人的生死、生计与财富、土地与安全。
根据理事告知,联合庙最主要的庆典是每年7月Raja Karumariamman神诞,至于确实日期,则由“跳童”决定,通常是在7月的第一或第二个星期,主要仪式有游神、走火炭等。游神时,印度元帅(Sri Mathurai Veeran)、印度观音(Raja Karumariamman)及大伯公同坐在一个神轿上出游,华裔和印裔社群一起庆祝。
展现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和谐
马六甲野新华印联合庙带来什么启示呢?
首先,在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通过互动和相互尊重产生的自然融合(Integration)是可行的、值得鼓吹的;相反的,应该放弃借助行政命令或政治权力试图强制同化(Assimilation)的政策和措施。联合庙展现的包容、和谐共处、彼此合作的生活经验,是马来西亚一道美丽的风景。
野新华印联合庙的案例,可以用3个U来概括:
Unique:这个案例是独特的;
United:这个案例体现跨族群团结一致推动信仰;
Unbelievable:这个案例是令人惊叹的、难以置信的,因为它颠覆一般人的刻板思维,尤其是难以跨越的宗教藩篱。
马来西亚还有很多有待发掘的美好!
野新联合庙地址:
Sri Mathurai Veeran, Raja Karumariamman, Tuah Pek Kong Temple
Batu 20, Bukit Tinggi A,
Simpang Kerayong, Jalan Merlimau,
77000 Jasin, Melaka.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