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獨立以來,經常面對在多元化中團結的挑戰。馬來西亞國民大學民族研究所(KITA)創辦人兼主任拿督山蘇安裡教授直言,儘管各種口號不斷被呼喊、歌頌以及被媒體談論,但我們所期望的“國民團結”仍未達致。
那麼,我國種族之間的關係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維繫社會和諧的配方又是什麼?
ADVERTISEMENT
在深入探討之前,山蘇安裡希望大家先拋開對“團結”固有的單一定義,用更包容的態度去重新審視大馬“穩定的張力之狀態中”(stable tension)的族群關係。
“冰塊式團結奉行逾40年
長期研究大馬種族關係的山蘇安裡,是國家團結部的資深顧問,也是制定《國家團結政策》及《2021-2030年國家團結藍圖》的編策者之一。他認為,人民必須重新思考“國民團結”的概念,因為在1969年發生513流血事件後,人民一般對“團結”的理解就是各族必須像冰塊一樣凝結在一起,但在他眼中,就算是冰塊也會融化。
他說,我國採用這單一概念長達40多年,並在此框架下頒佈國家原則以及在1971年制定及推行新經濟政策,將國民團結的渴望列為最終目標。
“這個概念非常簡單、機械化和片面化,由於當權政府急於解決一些問題,例如暴力和種族危機,所以下了很多功夫,於是‘團結’的第一個核心意義誕生了;然而,此概念從1970年代至今,對多數人而言從未改變和重新考慮過。”
在他看來,雖然馬來西亞人民未實現完美團結,但在種族關係上確實取得一些成就,那就是具備一種社會凝聚力。
重新定義:團結+融合+結為一體
“我們還沒達到團結的程度,但已實現了融合。”
直到2013年,時任政府成立國民團結諮詢理事會(NUCC),才開始對團結的定義有了全新概念:團結、融合(Kesepaduan)、結為一體(Penyatupaduan),亦成為制定政策與行動藍圖的基本要素。
詢及我國是否真的能如願達至團結?山蘇安裡坦言:“還不知道,我不知道你我能活多久,但我們並非毫無作為或完全失敗,至少實現了融合。”
所謂融合,被視為是達到“國民團結”之前的先決條件。他說,我們身處融合的階段依然有一連串的矛盾懸而未決,而促使多方和解的推動力則屬於“結為一體”的過程,不止在我國獨立之前,直到現在也在持續進行。
他強調,融合不等於同化,而是建立在人民“同意予贊同”(agree to agree)以及 “同意予異議”(agree to disagree)兩方面。換言之,儘管彼此存有差異、矛盾或糾紛,但在允許抱持反對意見的前提下,通過互相商議及忍讓,來達到共識、和解與包容,努力建立各種形式的社會聯繫。
山蘇安裡指,掛在牆上的大馬日曆就是體現“融合”的最佳例子:“上面有跑馬、清真寺和印度神像,所有元素正是同意予贊同的結果,包括我們的食物和服飾。”
“典型的同意予異議則是1963年簽署的馬來西亞協議,即我們同意沙巴和砂拉越擁有部分自治權。”
“實際上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否則這個國家無法運作,但也不要指望國民完美團結,即便是中國、日本和美國都不可能實現。”他不否認,我國政治穩定及各族之間的和諧關係,依然受到世界的讚許,甚至是全球的典範之一。
大馬面臨政治領導危機
堅信人民會理性思考
近年來,引起種族之間舌戰的課題被放大,加上一些新推行的政策被視為侵犯某特定族群的權益,讓人擔心多數民眾是否容易受煽動言論所影響,但山蘇安裡並不這麼認為。
“我相信人民都是具備理性、可以思考的人,我對人們否認這點感到失望。”
“你必須將傷害人民的熱門評論分開來,很多政客和非政客發表了很多傷害人民的評論,這並不公平。”他舉出,一些人搞不懂同化(assimilation)的定義,卻偏要使用這個詞,當這句話出自政治領袖時,難免人民會有反應。
“單單一個筷子論就成了全國課題,為什麼?因為說的人是馬哈迪。”
他續指,我國正在面臨的是政治領導危機,而不是人民危機;前者給了人民不同的觀點、畫面和看法,然後總認為他們是正確的,反之人民是錯誤的。至於利用種族言論撈選票的現象,山蘇安裡依然相信人民是聰明的,惟在選舉投票時思考的卻是各自利益。
“人們需要照顧自己,你就會意識到人民實際上是在自己管理自己,比如他們可以分別在2018年大選和馬六甲州選中改變主意(投票傾向)。”他說,人民投票給不同的人是很現實的,那就是對方能給予什麼,而選民所在乎的個人利益則攸關國內的經濟結構與社經地位。
即便如此,他慶幸大馬擁有沒有暴力的和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509大選後能和平轉移政權,因為人民相信513事件不能再發生,這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
金權政治籠罩大馬
只有投票時才喊“民主”
山蘇安裡直言不諱地說,馬來西亞實行的是金權政治(plutocracy),也就是富人統治,只有在人民投票的時候才叫民主,真正運行政府的卻始終是有錢人。
“在國內經濟架構下,多數華人仍在控制經濟,馬來人則控制政治,可以看到多數人口等於選舉中的多數,那就是選票。”
身為國家團結部的顧問,山蘇安裡告訴當權者的第一件事是,領導必須改變對“團結”的傳統思維,同時在制定各種國民政策、行動藍圖或計劃中,履行這套概念。
他拿著自己有份參與編撰的國家團結政策與行動藍圖,強調這並不是無法實現的空頭支票,而是採集了全國5萬5583人的意見,並走訪每個縣市蒐集廣大人民的回饋,再從中分析出來的結果。
“我們在2017年做的調查顯示,民眾認為有很多種族宗教課題和社會階級、教育、語言、代溝等問題都沒有解決;2018年希盟贏下大選後,我們再次調查,惟答案還是一樣。”
根據山蘇安裡的觀察研究,國內各族處於融合階段中有待解決的各種問題,皆歸為社會虧損(Social Deficit)。他在《團結、融合、結為一體》的小冊子中表示:“這裡每一項課題都各自含有更多微小及瑣碎的課題,如果被誇大,就會成為爭執的根源。”
“在多元種族的社會里,這肯定難免的。”
依他觀察,人們所談論的大多數課題皆大同小異,都是體現族群利益的言論,但這些聽似種族的課題,實際上卻繞不開普遍的社會、教育和經濟問題。
“團結依然是國民朝向的最終目標,雖然至今還未達成,但人民需要知道彼此在哪些事情上無法達成共識。”
人民思維須超越種族議題
與其不斷談論種族關係,他認為,人們更應著重民生面對的社會虧損問題,最重要是在問題基礎上保持一致。
他說,去年底發生水災後,很少人深入討論氣候變化,直至今天的大選也不曾聽過有人談及氣候變化課題,反觀全世界都已重點關注各種環境及環保議題。
“所有大馬人必須做出改變,不僅是對團結的理解,也包括改變話題,不要再侷限於這個國家的種族關係,而是長遠考慮到我們的未來。”
⦿“團結”的定義與理解之演變
1970年 | “團結”屬單一概念
。僅停留在簡單、機械、字面意義
。目的:立即行動恢復社會安全與和諧
2013年至今 | 國民種族關係分為三層
。團結(夢寐以求的渴望)
。融合/社會凝聚力(已達成)
。結為一體(持續努力)
。目的:目標性團結及行動計劃
⦿各族邁向“國民團結”路上面對的10項社會虧損:
種族
宗教
社會階級
教育
語言
代系/代溝
性別
政治聯邦主義
空間(誠摯或鄉區)
媒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