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本报特约

|
发布: 7:00pm 01/03/2022

华教新路向

华教运动

董总、教总和独大

华教新路向

华教运动

董总、教总和独大

大馬母語教育的論述基礎

华教新路向筹委会

語言多樣性的流失是人類遺產一大損失,因此尊重並承認語言多樣性,才是社會包容的標誌,從而達到教育民主化,尊重家長選擇權,以及增進國家競爭力。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的教育體系,目前形成五種體制並存,包括國民教育體制(馬來文)、華文教育、淡米爾文教育、私立學校/國際學校(英文)和伊斯蘭宗教學校。通常國內人士習慣以各類“源流”(streams)來形容不同教學語言的教育體制。多種體制同時存在,反映我國社會多元的特質,以及歷史沿革等因素,但也導致語言政治長期成為國族建設、社會分歧的焦點。

母語教育儘管在政治上面對單元教育主張的壓力,但在馬來西亞享有憲法保障的地位。憲法列馬來語為國語,但各族群具有教導、學習和使用母語的權利,雖然僅限於非官方使用的性質,但有明文入憲的條款,可視為母語教育在我國存在的憲制保障。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並非獨尊母語的排他式體制,而是在承認社會多語的背景下,採取兼通多語的母語教育策略,即在小學階段主張以母語吸收和學習知識,但同一階段兼顧其他語言的學習,而非採取新加坡式的一科母語。實踐證明,學校只靠母語一門單科,無法支撐起弘揚文化和維護傳統的社會功能。語文是民族靈魂,一科母語的模式難以承擔起思想與文化需要。

母語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教育學界和聯合國的認同。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佈《多語世界中的教育》(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支持以母語作為教學語言。母語教學是基礎教育以及提升讀寫能力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應該儘可能延長母語教學的階段,而且教師與學習者可從熟悉的知識與經驗上,提升教學效率。

論述建基於四個面向

我國華教運動的母語教育論述,主要建基在四個面向上。首先是源自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貫的理念,就是“最好的教學語言就是學生的母語”(《母語在教育中的運用》(The Vernacular Language in Education)。該組織向來主張在學校的教與學,應該使用學生最熟悉、最能掌握的語言,也就是學生的母語來教授,如此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母語教育保障了社會上資源相對匱乏的群體,從教育裡獲得提升的機會;研究表明,孩童掌握母語讀寫能力後,在學習外語和其他知識學科時更具效能。

其次,華教的母語教育論述之理論基礎,是從人權的角度出發,認為母語教育是基本人權。1966年聯合國《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其第27條標明:凡有語言少數團體之國家,此類少數團體享有其固有語言之權利,不得剝奪之。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60年的《反教育歧視公約》列明:必須確認少數民族的成員有權進行他們自己的教育活動,包括按照每一國家的教育政策,維持他們的學校以及教授他們的母語。

不過,從人權或權利理論來論證母語教育的正當性,僅能證成母語的自由教導、使用與學習,就是政府不能干預或禁止國人自由教導、使用或學習其母語,無法導引出政府應該積極扶持、撥款、甚至取得官方的制度上認可。

反歧視爭取平等權利

職是之故,華教的母語教育論述的第三個面向,就是從反歧視、平等對待為立論基礎。既然母語教育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以及母語的自由教導、使用乃是基本人權,因此要求政府滿足國人的母語教育要求,就顯得順理成章。要言之,華教運動在語言文化的課題上反歧視、爭平等,所追求的就不僅是民間自由教導、學習母語的權利,而是向官方爭取自由教導、運用母語的平等待遇,進而維持特定語言文化社群的永續持存。

華教的母語教育論述第四個面向,則是從語言權利、語言正義的視角,認為語言對尊嚴與文化至關重要,也是表達身分認同的重要方式之一。此乃順應1970年代以降興起的多元文化主義思潮,在強調不同的語文文化並無優劣分別之餘,還主張制定與語言權利相關的法律及政策,並且國家在公共服務中,尊重並提供符合少數族群語言者需要的語言服務。這直指我國官方教育政策,為了配合單一民族國家建構方案,推祟單一語文源流學校,貶抑其他語文文化,既不符合多元文化的國情,也無法凝聚國人共識。

未來華教運動的母語教育論述,宜在這四個面向上,進一步擴充和豐富其內涵。聯合國的研究指出,母語教學可以減少輟學率和延長就讀時間。少數族群兒童以母語學習,會增強自信、自尊與課堂參與度。從經濟上而言,學校教育運用母語更有效益,因為可減少輟學率與復讀率。使用各族群的語言作為溝通媒介,也使公共服務增加便利度和提高效率。當語言權利得到落實後,疏離、邊緣化及排斥的根本原因有望解決,則可對社會團結與穩定起到積極作用。語言多樣性的流失是人類遺產一大損失,因此尊重並承認語言多樣性,才是社會包容的標誌,從而達到教育民主化,尊重家長選擇權,以及增進國家競爭力。

按:本文為董總、教總和獨大共同發起的“華教新路向”系列,所擬定的《構建多元與永續發展:華教論述總綱領》部分內容。同時將訂在2022年3月5日下午3時舉行推介暨講座,題目為“直面時代精神:華教運動的論述與實踐”。相關活動資訊,請瀏覽董總臉書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