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人们热闹庆祝十二月十六的尾牙,至于头牙的日期有些混淆,多数在二月初二;头牙和尾牙与工人的心情,竟然有两种迥异的俗语,到底孰是孰非?
二月初二是头牙,十二月十六是尾牙。所谓“牙”,乃古代的“牙祭”。 《中国风俗辞典》云:“旧时汉族商业风俗。流行于长江流域、沿海各城镇等广大地区。(1)明代以来商业店铺、手工作坊,每月初二、十六两日对店员、徒工优待,给与肉食。此肉肴称‘牙祭肉’,食此饭菜叫‘牙祭’。《儒林外史》中就提到吃牙祭之俗。沿江一些地区亦称‘打牙祭’。(2)一种定期祭神仪式。在牙祭日店铺、作坊对财神或祖师神,商人家庭对财神和灶王等都要祭祀。在天津,每逢牙祭日晚饭时分,专有小贩走街串巷,叫卖供神的豆制品……”
在马来西亚,人们热闹庆祝十二月十六的尾牙,至于头牙的日期有些混淆,多数在二月初二,那也是福德正神(大伯公)的神诞日。
曾经向温钻华女士(已故。太平)调查访问,她以福建话念出的做牙俗语:“食头牙面忧忧,食尾牙捻嘴须。”(吃头牙时,忧愁满面;吃尾牙时,高兴捻着胡须。)其解释说,古代做长工的奴仆,一年里最重要的假期是新年,在尾牙时,主人请大家吃一顿丰富的餐食,这些做长工的奴仆心情欢愉,因为吃过尾牙后继续工作到年底就可回家过年,所以“食尾牙捻嘴须”。过了正月十五回到主人家开工,二月初二时,主人又宴请头牙餐,这时候奴仆们心情低落,面容忧愁,因为又得继续工作到年底才能回家与家人过新年了。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当我向台湾与福建闽南朋友谈及此俗语时,他们都不认同,觉得应该是倒反才对:“食头牙捻嘴须,食尾牙面忧忧。”。他们的解说是,吃尾牙时,担心被老板解雇,所以内心忧愁不已;吃头牙时,就没了此担忧,所以兴高采烈放心地吃了。因为古时候老板会在年底尾牙宴时辞退懒惰不称职的工人。
刘浩然着《闽南侨乡风情录》:“尾牙这一天,普遍有供奉土地公和门口公之俗,而城乡店家行交商号,均要以丰盛三牲礼品孝敬土地公,焚香点烛,祈求明年生意兴隆,然后烧金纸冥币,燃放鞭炮。入夜以后,东家设宴款待伙计,以酬谢伙计们一年之辛劳。大家纷纷入席,丰盛菜肴也已摆出,但此时所有伙计,面对丰盛宴席,却毫无欢颜喜色,反而更高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大家睁开双眼,注视着东家手中所提到酒壶,究竟今晚要为谁斟这头杯酒,只见东家脸上露出笑容,提起酒壶,慢慢地朝着某一个伙计面前的酒杯,将就慢慢斟下,此时那个伙计顿时垂头丧气……原来这一杯头斟酒,东家为他先斟,就表示明年不再雇用他了……故俗谚有云:‘尾牙无好顿’……后来改用出金鸡之法,这道‘金鸡’待酒席临近结束时才端出,而由头家亲自接上摆上桌面,鸡头对准谁,就表示明年不再雇用他了。”洪进锋着《台湾民俗之旅》:“做生意的人非常重视这一天,且工商界循例要来一次祭拜‘门口土地公及地基主’的,感谢祂们一年来的庇佑……尾牙有一则趣味的传说,做老板的在这一天要摆酒席,宴请员工,其中有一道‘全鸡’的菜肴,如果鸡头对准那一位员工,则表示店东要炒他的鱿鱼,要他过年后走路,而座中被鸡头对准的人,也心里有数,吃过宴席后,乖乖地卷铺盖走路……”
头牙和尾牙与工人的心情,竟然有两种迥异的俗语,到底孰是孰非?事实上这不是对于错的问题,而是时代环境之故,上述温女士提及的是古代做长工的奴仆,而台湾与闽南提到的则是比较后期的普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