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增建獨中的成與敗,也似乎只有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合作,方能促成。既然政治可以轉型,為何教育還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加速轉型進程呢?
ADVERTISEMENT
雪州政府近期無預警地宣佈會增建獨中之後,一名董總領袖告訴我,增建獨中這件事,董總會選擇低調處理。有時候,低調反而能成事呢!
低調的定義,就是別宣傳,靜靜做事,靜靜取得建校批文。
其實,他說的這番話是頗有道理的,樹大招風,一旦向外界公告要增建獨中,首先會被關注的是“建得成嗎?”“如何建成?”
每逢州選或大選來臨前,你總會聽到一種關於獨中教育漸見曙光的言論,比如勝選後會承認獨中統考文憑、規劃增建獨中、制度化撥款獨中等等。
最近,在我跟進雪州增建獨中事件的進展中,意外牽扯出原來吉隆坡中華獨中(隆中華)從2017年開始就計劃要在雪州增建分校。不過,隆中華選擇低調處理,深怕太過張揚,反而壞了大事。
一旦雪州政府和隆中華獲得聯邦政府批准和成功落實,雪州就會增建2所獨中。
然而,增建獨中這件事,究竟是出自於政治考量或是教育所需?我認為,兩者兼有。
先來看看國內目前的獨中數量,若不以法定地位來看,實際上應該稱為63所獨中。
但由於1996年教育法令規定,我國只能擁有60所獨中。因此,關丹中華中學、寬柔中學古來分校及至達城分校,雖然名義上都是“獨中”,但因為教育法令的限制,這三所學校不能在法定地位下被定義。
董總也只好以“60+1+2”,即60所獨中、1所關丹中華中學及2所寬柔中學分校,作為國內獨中的新定位。儘管當年關中掀起該不該考統考的爭議,不過最終關中的訴訟案風波已經和解落幕。
總的來說,60+1+2所獨中都是使用獨中課程,且有參加獨中統考的合法權利。
如今,雪州政府之所以提出計劃增建獨中,其中一個原因是基於雪隆獨中新生爆滿的情況,而這是有理據可言的。
根據董總收集雪隆獨中過往幾年的數據,位於雪隆的8所獨中都出現爆滿的情況。儘管申請者踴躍報讀雪隆獨中,但這些獨中在今年只能錄取50%的新生,即有超過3500名申請者被拒於獨中門外。
可是,城鎮獨中年年爆滿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打從好幾年前,城鎮地區的獨中就出現爆滿,許多學生爭相報名進入獨中,然而名額有限,許多學生只能望門興嘆。
因此,以教育層面來看,增建獨中是有需要的。
至於在政治考量方面,似乎也達到宣傳之效。雪州大臣宣佈撥地興建獨中,無疑是為華社捎來一份新年佳音,然而,雪州政府在未來城市規劃中劃出一片地段,以增建獨中之後,球又丟回給聯邦政府了。
要知道一件事,無論遷校或建校,都必須各方做出相輔相成的努力。倘若州政府不批准土地,即使教育部發出批准信也於事無補;若是州政府在土地規劃中明確列明土地供作建校用途,但教育部不批准建校,那也成不了事。
如今,增建獨中的阻擾,似乎是因為教育法令限制所致。
曾任教育部長的慕尤丁於2012年回應復辦關中一事說過,基於教育法令和政策,獨中的數量維持現狀,除非修改教育法令,否則作為教育部長的他,沒有權力對關丹開辦華文獨中事宜做出決定。
另一名前教長馬哈基爾也同樣回應過“增建獨中”的課題,他當時還說,若批准增建一所獨中,將牴觸教育法令。
不過,若認真翻開教育法令,你我也無法找到明文規定“不能增建獨中”的條文。
雖然如此,每當朝野議員在國會辯論提到獨中撥款或建獨中課題時,在任的教長總會以相同的論述說:“獨中不屬於教育部管轄下的學校”,意指興建獨中與教育部無關。
即使雪州政府分別在2018年和2022年提過跟進增建獨中的課題,但2018年希盟執政時期的教長馬智禮和現任教長莫哈末拉茲,都似乎對興辦獨中沒有多大的意願。
換言之,如果不是為求政治宣傳,興建獨中更像是單方面的訴求。
至於不在60所獨中之下的關中、寬柔中學古來分校和至達城分校,也是歷經多年的波折和奮鬥,才爭取到官方批文。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增建獨中的成與敗,也似乎只有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合作,方能促成。既然政治可以轉型,為何教育還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加速轉型進程呢?
如果今天的獨中依然因為教育法令的限制而無法增建,無論是由誰執政,恐怕也無法打破固步自封的教育體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