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採訪寫作、編輯經驗,他們是菜鳥;論內容發想、議題掌握,他們又是各自領域的專業人士。本想說,他們是電影人、建築人跨界來當素人辦雜誌,立馬自覺太過“媒體人本位主義”,好像刊物只有媒體人才能做好。
ADVERTISEMENT
事實當然遠非如此,他們把各自專業知識、視察觀點化成文字、圖像,其實很好讀,很好看。於是明白,電影人、建築人其實也是說故事的人,只是這回換個工具——雜誌。
【《無本》——馬來西亞電影獨立雜誌,2018年創刊,一年一刊,第五刊進行中。】
“你沒有選擇,除非你現在跳車。”——《愛情征服一切》(2006年,陳翠梅)
訪談最後,《無本》創辦人葉瑞良和執行人林漢龍用前老闆陳翠梅導演作品的一句對白,概括這趟旅程。葉瑞良說,先做就是了,就沒有回頭路了。
一群沒經驗的人,也不怎麼猶豫,雜誌說辦就辦。林漢龍想,或許現代人深受“實用主義”影響,預想會否成功,是否能觸及很多讀者,才想要不要做。可是用另個角度看,“實用”如何定義?是影響到別人?還是多一把聲音?會否還有其他尚未想到的理由與價值,體驗後才知?
話說從頭,這群“素人”辦雜誌,經過這些思考……
(一)理念:本地還沒有談馬來西亞電影的華文刊物,那我們來做吧!
(二)組隊:志同道合,5人足矣,碰撞想法。
(三)資金:5000令吉,以過往製作電影節冊子的經驗應該足夠。(創刊號最終超出預算,但還能負荷。)
(四)核心價值:鏈接本地讀者、觀眾去認識馬來西亞電影的橋樑。
(五)目標讀者群:電影系學生(未來電影工作者)、電影愛好者。
第五刊製作中,林漢龍慶幸一開始首任主編安角就帶領團隊確立《無本》的核心價值,接下來策劃內容就好辦了。本地電影圈有很多優秀的幕後工作者,把他們介紹給讀者,帶出他們對電影的想法,提到作品也就間接介紹了本地電影。這樣就不會硬銷(hard sell)本地電影。
主編負責編排內容,執行人林漢龍監督進度,葉瑞良負責發行、宣傳等行政工作,之間沒有科層,又偶有交疊。主編也要做校對,發行也要幫忙想內容。舉個例子,製作“鬼電影”專題,葉瑞良提議專訪馬來恐怖電影導演,但主編不認識。他就備好導演的個人資料、經歷和電影列表,像準備計劃書投遞案子。
流動團隊,碰撞出新的火花
《無本》的幕後團隊是流動的,每刊公開招募製作班底。這樣也能擴大圈子,與不同背景的人切磋磨合,試探內容邊界。他們不想定型,反而希望每一期都有全新的感覺。編輯換人,風格不一樣也沒關係,就當實驗。
“確實需要磨合,沒經驗不重要,我們一開始也是沒經驗。”葉瑞良說,“只要有心都ok。”他還有一點私心,更多人加入後,有適合的人接手《無本》,他和林漢龍兩位青年導演就可以專心拍電影。
“不是正規團隊,沒有薪水,用的是對電影的熱愛”,聽來浪漫,《無本》卻真的這樣緩緩前進。初期,葉瑞良也擔心成員的“愛”耗得太快,常在臉書群組裡精神喊話,“馬來西亞電影很重要啊!”說久了,力量當減,算了不理了,就認真去做。他負責宣傳,做到極致讓《無本》臉書專頁資訊豐富,自然感染到其他成員全力以赴。
讀懂讀不懂?不如敝開心扉來閱讀
電影雜誌,讀者讀得懂嗎?有興趣嗎?這是傳統媒體的思考模式。葉瑞良自嘲這方面還滿“沒禮貌”的,沒在思考讀者想要什麼。獨立雜誌製作自由,沒有包袱,內容自主。當然,任何實驗,風險自己承擔。效果出乎意料好,讀者粘度強,第一刊1000本已售罄,第二刊也只剩50本,反應不俗。80、90後讀者為大宗,目前積極擴大到00後,也不限於電影系學生,更希望新讀者因《無本》而愛上電影。
首任主編安角說過,讀者是需要培養的。此話不是看低讀者,要提升素質才能讀《無本》。林漢龍解釋,很多觀眾觀影,或讀者閱讀,遇到不懂的都想求懂,搞不懂就會不安,其實看完沒有任何感受也是一種感受。如果對《無本》有興趣,不妨抱持開放的閱讀之心,感受他們的文字,感受電影。
相關報道:
【雜誌新浪潮/01】新興雜誌新氣派
【雜誌新浪潮/03】草稿|零經驗,那就從零開始
【雜誌新浪潮/04】跨出紙本,開創不一樣的閱讀舞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