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馬來西亞華文建築雜誌,2022年創刊,一年四刊】
ADVERTISEMENT
“踏出來”——沒關係,就嘗試做;“草稿”——沒事沒事,我們就是實驗的媒體。
《草稿》創刊號的主題就叫“踏出來”,恰好成為團隊座右銘,讓這群素人沒有包袱,踏出舒適圈嘗試新玩意。大約一年多前,建築設計師張國強就向同事葉瓊美提議創立建築媒體,只是工作忙,一直耽擱,直到有一天……“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就跟她說‘我們要做了,再不做就永遠做不了了!’”
於是,葉瓊美從身邊朋友下手,張國強也透過吉隆坡的建築學者郭舒涵招人。線上開會,竟然來了20人,他原只設想五六人呢。有興趣的留下聯絡方式,結果大部分人都有興趣,組團成功!
這群“素人”辦雜誌,經過這些思考……
(一)理念:對於建築、社會還有很多不瞭解,做個媒體來探索吧!
(二)組隊: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20個
(三)資金:未透露。先計算定價每本60令吉,那就一定得填滿等價的內容與閱讀體驗。
(四)核心價值:草稿——一切靈感的起源。
(五)目標讀者群:建築師、發展商、政治人物、文化圈,或建築愛好者。
打破傳統模式,每個人都可以是紙面上的策展人
翻閱《草稿》,與一般雜誌閱讀體驗大不同,尤其多了很多資訊圖表。行政統籌譚詩穎和公關宣傳葉瓊美坦言,團隊幾乎無編採經驗,倒常設計作品集。唯一有編採經驗的何凱晶,曾在北京青年組織“706青年空間”辦過刊物,順理成章被推舉為主編。再加上張國強為總編,4人組成營運中心。
一開始,照傳統編輯邏輯思考,把成員分為文字組和美術組,不料大夥“卡住”了。各做各的,一個題目思緒無法連貫。“我們受的建築訓練就是把資訊整理成有效圖文,在有限的空間裡設計房子,也包括在有限的版上呈現資訊。”何凱晶等人於是打破模式,讓成員按課題自由組隊,每組分配10頁,各自成為“紙面上的策展人”。
有意識打破的傳統模式,還有主催與執行一定得分開。張國強相信,身為辦雜誌的提議人,若下手編採,定是不一樣的結局。他把工作分交出去,團隊也奉行“多數尊重少數”,只要提出想法,有興趣的人組隊執行。
創刊號剛發行,沒有廣告收入,還無法提供津貼給所有成員。他們不想大夥的熱忱就那樣耗下去,希望有朝一日雜誌能有一定收入,回饋團隊成員。創刊號出乎意料受歡迎,還有很多人詢問可否加入團隊。
何凱晶、譚詩穎和葉瓊美都認為,製作過程的收穫其實很有價值。外人看起來像是消耗熱忱,他們卻視為攝取養分,藉機認識更多前輩建築師,瞭解建築行業的生態環境。何凱晶再舉一種情況,團隊大部分有全職工作,多少受限於體制或社會框架。“有些不得志的地方,可能在《草稿》得以釋放或嘗試。”聽來,《草稿》成了這群建築人得以發(宣)揮(洩)專長的另一個自由空間。
議題多面向,不只是談建築
《草稿》創刊號談空間,觸及了一些政治相關的議題,如疫情之下合約醫生示威罷工的空間、城市地景如何影響示威規模與路線、獨立廣場意義的流動等。諸如此類討論空間與權利的議題,大大超出人們對建築雜誌的想像,不再只是談建築與個人、環境或者建材選擇等技術問題。一開始何凱晶就希望這本建築雜誌不是在講建築技術、裝修,或建築圈才懂的術語。她觀察朋友圈的反應,一些當老師、律師的都滿“驚奇”,建築可以有這些討論面向。
創刊號在本地華文圈受到矚目,張國強坦言相較《麻河時光》,讀者對《草稿》比較嚴格。團隊正面以待,一來能與讀者互動交流,二也表示大家很用心閱讀。會否擔心內容知識量、資訊量太大,難以親近普羅大眾?他的看法是,貴精不貴多。
張國強一開始設想的目標讀者群是建築人、發展商、政治人物和文化圈人士,這些都是影響公共建設發展或決策的相關人士。“就算賣了三五百本,有這群人看到,發現原來有這樣的觀念,就好啦。”
相關報道:
【雜誌新浪潮/01】新興雜誌新氣派
【雜誌新浪潮/02】無本|以熱血的心,為電影人說故事
【雜誌新浪潮/04】跨出紙本,開創不一樣的閱讀舞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