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戰第一個受害者是真相。網絡上假新聞充斥,移花接木,偷樑換柱,脆弱人心往往被偽裝的網軍攻陷。誰來拯救容易受傷的真相,正是戰場內外的挑戰。
ADVERTISEMENT
烏克蘭戰爭是歷史上第一場出現最多圖像的戰爭,也是最多社交媒體傳播戰況的戰爭。由於每一個人的手機都可以拍攝現場,也使得大量有關戰爭的映像出現,從照片到視頻,琳瑯滿目,而社交媒體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戰場,傳播大量真假莫辨的假新聞。
這也迴歸戰爭新聞學的第一定律:戰爭的第一個受害者是真相(The first casualty of War is Truth)。戰爭歷史之初,交戰雙方都想方設法臉上貼金,抹黑敵人形象。戰爭機器最重要的武器不是槍砲,而是論述的砲彈,建立難辨真假的說法,讓墨寫的謊言,掩飾血淋淋的真相。
人類的軍事史都顯示,戰爭其實是考驗人性的時刻,超越了簡單的黑白二分法。一國的英雄,可能是別國的魔鬼。屁股決定了腦袋,立場改變了視野。一場戰爭的雙方戰況記錄,有時候好像是敘述兩場不同的戰爭。
這就依靠很多獨立的戰地記者,不懼危險的砲火,也不懼險惡的政治子彈,勇於報道客觀的事實,見樹也見林,避免瞎子摸象。
但這次烏克蘭戰爭,戰地記者相對比較少。由於疫情所限,亞洲地區,從臺港到東南亞,都不見太多戰地記者到現場。倒是中國大陸的記者,善用北京與烏克蘭的密切關係,都捕捉不少現場鏡頭。
政治領袖是海陸空三軍領袖,但如今都被封為“四軍領袖”,因為還要掌管最厲害的“網軍”。由於網絡是兵家必爭之地,奇招百出。“手機記者”遍佈在戰場內外的每一個角落。過去戰地記者要冒險、甚至是賠上性命才能拍到的照片,現在可能是由一位“路人甲”隨手拍到。
這的確導致很多戰爭的真貌出現在世人眼前。被擊毀的坦克車,驚惶不定的士兵,倒斃在路上的屍體,觸目驚心,吸住全球的眼球。
但網上也假新聞充斥,真假難分。網絡上出現了一張圖片,說烏克蘭一名女孩向入侵的俄軍抗議。但後來被踢爆是一張2012年的舊照片,是巴勒斯坦的一個女孩向以色列佔領軍抗議的鏡頭。這顛覆了原來的論述,有圖不見得有真相,因為在高超的電腦技術下,移花接木,偷樑換柱,都是輕而易舉之事。
因而網軍的較量,光怪陸離,因為人心才是最重要的戰場,誰贏得人心,即可不戰而屈人之兵。而人心恰恰最脆弱,往往被偽裝的網軍所攻陷。誰來拯救烏戰容易受傷的真相,正是戰場內外的挑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