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6:00pm 07/03/2022

乌克兰

黃大志教授

乌克兰

黃大志教授

黃大志教授|烏克蘭大饑荒與烏俄恩怨

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最終取得戰場勝利,可以預料的是,戰後的俄烏關係,不是緩解,而會是蘊藏著更深一層的緊張關係。

Conflict in Ukraine: M'sians want to come home | The Star

廣義的說,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原屬東斯拉夫同一民族。但歷史證明,同一民族一旦分化各朝不同方向發展、並隨後各自與周邊其他文化宗教等交融而衍變開來,就會發展出兩種各異的民族與國家。公元9世紀,東斯拉夫人在今天烏克蘭平原一帶,以基輔為中心創建了基輔羅斯這麼一個國家,設東羅馬帝國的東正教為國教。

ADVERTISEMENT

13世紀時,基輔羅斯因受蒙古大軍征伐而出現內鬥,國家被切成兩半而滅亡。東北地區成為蒙古帝國的附屬國,不久莫斯科大公國崛起,擊敗蒙古軍後逐漸強盛,建成富領士擴張的沙皇俄國。原基輔羅斯的西南地區則受西北的立陶宛和波蘭侵佔,組建了波蘭-立陶宛共和國,疆土接近現今的烏克蘭地界。

立陶宛和波蘭的侵佔逼使大批烏克蘭人當農奴,改信天主教。受外族壓迫的烏克蘭人想獲得自由,在鬥爭中又想起了沙俄兄弟民族的保護,並在1654年,與沙俄簽署《佩列亞斯拉夫協議》,成為俄羅斯沙皇的屬地。該協議中賦予烏克蘭的“自主權”,在隨後沙皇的強勢統治下,鳥克蘭的自治權基本被實質廢除。接下來的200多年,烏克蘭人便在民族獨立運動聲浪中度過;一直到1922年,鳥克蘭在蘇聯蘇維埃領袖列寧的安排下,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根據蘇維埃協定,加盟共和國有權退出而獨立。

以加盟共和國成為前蘇聯的一分子,最令烏克蘭人感到痛心莫過於1932-1933年史達林統治下發生的大饑荒了。擁有全球大片最富饒黑土地的鳥克蘭,竟會發生大饑荒,完全是因史達林強制廢除烏克蘭原有的小農經濟,改成集體農場,由於農民抗拒而失敗引起的大災難。糧食短缺起因主要是史達林急著搞大規模工業化,需要出口糧食籌集工業化資金和原材料,對烏克蘭糧食徵購指標定的過高,農業集體化帶來的卻是糧食減產過半,農民交了徵收糧後大幅度缺糧,估計有300到350萬烏克蘭人餓死。大饑荒深深的在烏克蘭種下對俄羅斯的仇恨與猜忌,加劇了烏克蘭的民族主義意識,而一些烏克蘭學者甚至懷疑大饑荒是俄羅斯的種族滅絕行為,但這顯然缺乏事實的佐證,因為史達林的強制性集體農場政策實施範圍是全蘇聯,而非僅是烏克蘭。

從1922年到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獲得獨立前的70年間,烏克蘭在蘇聯體制內歷經滄桑。

二戰期間,作為蘇聯的抗德前哨,烏克蘭人民的傷亡佔據超高比例,城市和農村物資破壞也特別嚴重。二戰後,烏克蘭在蘇聯中央計劃經濟體制內,以其肥沃的黑士地、天然資源與工業為蘇聯經濟作出巨大貢獻。譬如說,1980年代烏克蘭取得全蘇聯16%的總投資,為全國提供的低價工農業物資都超過此比例,財富貢獻約佔全國的20%,盈餘用作支助其他較落後地區的發展。

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的烏克蘭,也跟俄羅斯一樣面對從計劃經濟走進改革開放的困難時期,陷入經濟萎縮、高幅度通貨膨賬。經過約10年的不斷調整,烏克蘭經濟漸入佳境。但隨著國門開放,烏克蘭人發現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與烏克蘭的差距,掀起移民潮,移民匯回的大量外匯和西方媒體的介入,民間也醞釀起親西方的思潮,而政界更有加入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傾向。

隨著蘇聯的解體,蘇聯領導的華沙公約軍事同盟也瓦解潰散。反之,原與華沙公約集團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同盟不但繼續存在,還向東歐的前華沙公約國擴充成員,幅員和疆界直逼俄羅斯。這個地緣政治的劇變,如果毗鄰的烏克蘭也加入北約,將使俄羅斯國家安全腹背受到嚴重的威脅,這絕不可能為俄羅斯所能接受。

2019年5月親西方的澤連斯基就任烏克蘭總統以來,就屢傳有意加入北約和歐盟,讓俄羅斯普汀總統寢食不安。普汀知道勸阻無效,終於決定以武力入侵烏克蘭,企圖達到撤換一個親俄政權的目的。自2月24日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戰事已延續了12 天,原想速戰速決的俄羅斯,遇到烏克蘭頑強抵抗,計劃還未能實現。因俄羅斯屬侵略方,紛紛受到國際社會的遣責,美國和歐盟己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並向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包括凍結俄羅斯資產、打擊俄羅斯貿易、國外投資等。

戰爭是殘酷的,受侵略一方的損失自然會較侵略方嚴重。截至3月6日,俄烏兩軍仍在首都基輔對峙,烏克蘭黑海城市馬裡烏波爾(Mariupol)已傳被俄軍佔領,敖德薩國際機場已被俄方摧毀,但雙方戰況勝負還不明朗。據聯合國難民署報導,迄今已有超過150萬人逃離烏克蘭,另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有鑑於西方國家拒絕烏克蘭總統提出設立一個“非飛越區”,以阻止俄羅斯掌控制空權的建議,這說明西方沒有出兵支持烏克蘭的計劃,以免戰事擴大。

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最終取得戰場勝利,可以預料的是,戰後的俄烏關係,不是緩解,而會是蘊藏著更深一層的緊張關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