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各城市或鄉區紛紛興起振興社區,或營造社區集體意識的活動。這些活動與文化保存概念有著相輔相成關係:文化保存著重維護及傳承文化遺產,使人類文明在不同地區的共同價值觀及文化可以延續下去,同時可以加強地方的集體認同感,進而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的目的;而社區活動的方向,在於將人們集合在一起,利用社區資源,共同創造或改善一些能夠增進社區福祉的事情。
簡單的來說,“社區”指的是一群居住於同一個區域,擁有共同文化的人群。在農業社會里,社區的形成是依據人們自然的意願組成,這種群居所形成的文化現象,在過去的社會被視為理所當然,雖然大多數居民並無所謂的社會意識,然而透過長期在一個環境裡共同居住後,形成了一個地區的獨特文化。在這個文化現象裡,人們有著共同的行為,彼此之間頻繁互動、互助,尤其體現在節慶,以致形成一股正向的社區凝聚力,加強了集體效率。這種由基層社會形成的穩固集體意識及凝聚力,對於社稷的管理有很大的助益。
ADVERTISEMENT
資本主義弱化社區意識
隨著傳統社會價值觀在資本主義影響下,傳統社區的互助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競爭力及效率取代和諧、凝聚力,成為社區再造的新指標。在1952,美國城市規劃學者Donald L Foley在他的一篇論文〈鄰居或都市人〉(Neighbor or Urbanites? )中,針對社區意識調查研究發現,當一個地區在城市化後形成工業性質的社區時,人們的社區意識將會逐漸弱化,生活習慣也開始改變,生活壓力變大、傾向自利、鄉村都市化、人口外移等等,進而造成社區失落(Loss of Community)的問題。
社區意識的式微可以說是資本主義對民主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副作用。由於社區群體意識薄弱,社區自主的概念越加模糊,人們對於居住環境周遭所發生的事情,或未來的變化漠不關心,社區管理以及未來規劃逐漸成為政府部門牢牢掌握的權力,進而演變成由上而下的威權式統理,因此與民主概念的實踐背道而馳。
近年由於各國之間經濟市場競爭,加劇了資本主義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加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過度追求經濟成長,熱忱於鄉村或城市等居住環境的整體改造,過度重視硬體建設的結果,導致長久以來形成的社區關係瓦解,人們不若以往般互動頻密,社區的集體意識越來越薄弱,而集體記憶也漸漸的消失。由於民間的集體意識是民主社會的基礎,在毫無節制的資本主義經濟開發之下,最終民主意識因此消失。
重建之漫漫長路
有鑑於此,一些國家的公共知識分子正透過各種方式,在一些具有社區意識面臨喪失危機的社區從事重建工作。透過各種活動、課程、邀請居民參與擬訂公共政策的方式,來加強社區自主的概念。這些由基層推動的社區教育工作,有別於早年由國家福利政策概念推動,由上而下的社區福利、安全、基礎設施建構的觀念,甚至在很多時候,前者經常在社區教育活動中探討,甚至是批判,最終促使政府在城鎮鄉村的管理及規化上,採納更多的意見,在執行上能有更完善周到的考量。
推動社區概念的工作並非易事,主要原因在於建構、重建社區意識需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過去許多社區活動的案例,乃由社會工作者、政治工作者、藝術人或學術人員推動,主要目的是起到振奮的效果,讓社區居民意識到社區精神的重要;然而最終能否達到目的,還需要以社區關係最緊密者的核心成員,明確目標的持續推動才能達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