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管理時代的管理模式,在新時代裡不會有同樣的效果。與時並進的不只是商業,還有管理。
頑固不化向來都是多數企業失敗的原因。在商業裡,大家都明白變通的重要性。而在內部的管理上,與時並進卻沒獲得太大的關注。
ADVERTISEMENT
近年,我們因為冠病而劃分出了新舊常態。這常態的變化,說的是人們生活上的改變,包括日常習慣、規律行程,以及對於周遭事物的態度以及價值觀。員工生活在一個新常態下,卻得迎合舊管理方式,中間的缺口,就是員工表現下滑或離職的原因。
作為對應措施,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調整工作,以實現永久性的居家辦公。其中的目的,除了一勞永逸的剔除所有會因為行動管制而引起的風險,就是配合新常態下的各種新平衡。
然而,包括居家辦公、彈性工作時間、釋放工作自主權,都是公司制度上的改變,都關係著工作的進行方式。在員工的心理狀態下,企業是否忽略?
管理,有兩個層面,通俗來說,就是人與事。人代表的是誰在做,事代表的是怎麼做。人在下層面,事在上層面。每件事情的發展都是上層面,針對事情而做了些什麼的行為顯而易見。每個參與事情的人都在下層面,隱秘且不為外人知曉,想不想做的心態絕大部分影響著事情的走勢與成敗。
所以,我們常說,一份工作再簡單,如果那人不想做,那工作終究會失敗。一份工作再難,如果那人想做,那工作總有成功的一天。
在企業裡,把工作分配完成,把要求交代下來,把方式解釋清楚,這些都只是一部分,都是基礎。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引導員工的工作心態,來把交代好的事做好。
然而,我們目前處於新舊常態的交替點,過往大學裡學到的種種管理知識和理論,將會逐漸失效。原因很簡單,絕大部分管理學的都是理論,是學者們通過觀察規律而作出的總結和概括,不相等於法則。當新常態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模式,一切源自舊常態的總結和概括都將失去時效性。
打個比方,團隊凝聚力。這是一個以提高團員團隊意識來獲得使命感與奉獻精神的團隊管理策略。這策略,講難聽點,主要是在員工對於薪水與工作量的對等交易上,加多一個來自員工自願性的行為約束。
團隊凝聚力雖然效果奇佳,但備受道德爭議。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裡的“古惑仔”,兄弟們的肝膽相照,為了大哥的一句話而兩肋插刀,背後的推動理論就是幫派裡的凝聚力。而在現實環境裡,團隊間的凝聚力有些時候會為員工的家庭帶來困擾。
無論如何,疫情拉開了彼此的物理距離,減少了互動,人們的注意力回到了自己身上,也沖淡了來自團隊的約束力。當人情淡了,自然會開始斤斤計較,對於工作的付出,又開始回到薪水與工作量的對等平衡上。
舊管理時代的管理模式,在新時代裡不會有同樣的效果。與時並進的不只是商業,還有管理。因為,當人心涼了,企業的路也不會走太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