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發動侵略的俄羅斯內部都有大量人們在反戰。反觀身處和平國度的人們對於戰爭的興奮之情,實在是不知所謂。
戰爭發生在萬里之外,而在和平國度吃飽看戲的人們到底在興奮個什麼勁?
ADVERTISEMENT
崇拜強者的同時,需要蔑視弱者嗎?事不關己冷漠又亢奮地在網絡上叫囂“打得好!”,就該狠狠地打,這種言行,還不如去找個非法鬥雞場釋放自己的嗜血傾向,雖說亂世人命不如狗,但“物傷其類”、惻隱之心,應該是為人基本的品質。
不管打得怎麼樣,領袖總會握手簽字議和,戰士們也終將回家,以骨灰、斷肢、或殘破的心靈,如果還有家,家裡還會有寡母和遺孀。
戰爭沒有正義,只有領袖認為的正義。就連發動侵略的俄羅斯內部都有大量人們在反戰。反觀身處和平國度的人們對於戰爭的興奮之情,實在是不知所謂。
網絡充斥著各種“烏克蘭該打”的言論,那些說烏克蘭是小國的,有沒有真正看過世界地圖?再不濟也可以隨手點開Google Earth,看看烏克蘭的國土佔地是否真的有那麼小。自古以來的領土完整,又是哪門子說法?烏克蘭始終是一個主權國家,哪怕獨立的日子不算久,但她仍有權捍衛與決定自身的去向。
都說烏克蘭境內有納粹分子所以該打,但是看著網絡上那群好戰狂歡分子,卻比任何時候的軍國主義或納粹主義更“純血”,損人不利己,也更詭異。身在自由世界,享受著自由世界所給予的寬鬆言論和福利,卻嚮往和靠攏那些未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形態,西方有左膠亂國,而亞洲,就不說了吧。
在戰爭的開始,為了讓自身顯得更正義,領袖都會扯上民族的大旗以獲得國民的認同感。話雖如此,看似相同語言和膚色,但是兩個國家的生活環境和成長受教育的背景截然不同,再怎麼類似也沒可能是“一家人”。同一國內尚有不同的黨派和群體,兩個國家怎麼可能融為一體。文化可以認同和彼此欣賞與交流往來,但哺育一個人成長的土地永遠都會在其血液裡留下印記。
在以國籍為認知的觀點裡,愛國,有時候變成有點可笑的課題。很多人討厭政府,卻變成討厭國家,認為是國籍讓自己蒙羞,卻又拿著堪稱世上“最好用”之一的護照出國,在外國要講悄悄話而不想被周圍探聽的時候又用上了自身最鄙視的國語。若真的鄙視與有骨氣,為何不作出相應的切割行動?站在牆外享受新鮮空氣和自主自由,卻又嚮往著看什麼讀什麼想什麼、一切被安排得妥妥當當的制式生活?
有句老話說得好,圍牆就是,牆內的人想出去,牆外的人想進來。一些人也是如此。牆外站久了,就嚮往牆內躺著跪著。對於戰爭的嗜血興奮,也是想看著所謂大國如何去教訓不聽話的鄰居以達到某種不可言喻的對於統一的快感,哪怕我們的國家已經投下反對票譴責戰爭,仍有人違背國家的意志對遭受戰火的一方幸災樂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