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2:57pm 12/03/2022

土崩

安邦土崩

逃命

土崩

安邦土崩

逃命

地質學家:逃命時間不到1分鐘 看懂土崩預警 可減傷亡

(吉隆坡12日訊)地質學及機械工程師諾沙希達博士說,居住在山丘毗鄰或山坡附近的居民,有必要了解和掌握預警指標等知識,這樣一來則有望減低人命傷亡的風險。

他今日向馬新社指出,近來國內所發生的天災,不再帶有季節性質,反之往往是氣候變遷所造成降雨量大增,結果衍生成一系列災害事故如閃電水災和土崩。

ADVERTISEMENT

他說,土崩發生在一瞬間,人們往往來不及逃生,的時間也不到一分鐘,結果就陷入災害當中,這是因為土崩並不像水患,水位慢慢地上漲而能夠極早預示水災的降臨。

他表示,土崩前的跡象或幾項指標,是人們應提高警惕的,包括斜坡突然開始出現土蝕、泥流和高速的雨水流下山坡等現象,這標示著有些地區已出現裂痕欲崩塌的問題,接下來就是樹倒,因樹根已無法緊抓土壤。

“谷歌地球“可追蹤地形變化

也是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KM)地球與環境科學系高級講師的諾沙希達說,民眾其實可透過谷歌的軟件“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來追蹤一個地區的地形變化,若山坡景象顯示空廣就極可能將引來土崩事故。

他表示,這是民眾所可掌握到,最有可能發生土崩事件的預警跡象;接下來應馬上通報地方政府市議會官員,以採取下一步行動。

“一旦發現土壤不穩定跡象,則儘快撤離現場以自救,人們應該與山坡保持至少5至10公尺的安全距離。”

他提醒說,居住在山坡附近的居民,應時時對氣候尤其下雨的天氣,不論是否長時間降雨都應保持高度敏感,而且雨持續不停地下,則會帶來積水情況,最終導致斜坡土壤不勝負荷而傾瀉及造成土崩。

濫伐土地 沒緩衝區
安邦是土崩黑區

針對安邦武吉柏邁2花園的土崩,諾沙希達說,眾所周知,安邦一帶是土崩事故的黑區,這是因為人們濫伐土地所致。

他表示,如果該山區一帶沒有充作緩衝作用的地區,那麼降雨量一高便容易造成土壤移動及崩瀉的風險,屆時就會掩蓋掉山腳的房屋。“這是因為尤其是活性粘土,要比沙性土壤更容易移位和傾瀉下來。”

他說,若單從肉眼初步觀察,土崩意外的現場,其土壤屬於活性粘土,擁有極高含水量,一旦膨脹和滲透就容易爆發土崩。

他指出,斜坡的保養與維修一般上是每5年一次,以檢查寒冷或酷熱氣候,對該土壤帶來的反應和影響。

他說,土崩屬於地球表面動態式的一種過程,人們所能做的就是降低土崩的風險,這包括需要定期為斜坡保修。

勿僅置網 應修復保養山坡

諾沙希達促請政府及地方政府當局重新檢討對山坡展開的修復與保養工程,不能只是對山體置網,而沒事先徹底瞭解土壤的元素。

他說,與山坡毗鄰的花園住宅區,是需要裝一臺斜度測定器(inclinometer),因這些地區屬於土崩的高風險區。

他說,一般的高原也裝置了這樣的l斜度測定器,因為在非雨季時期,此測定器也儘可能發揮作用,至少能降低災害的風險。

他認為,在應對天災事故的反應方面,政府當局已提高了應有的戒備,以迎接更糟情況的到來,而在一些方面,當局仍有改善的空間與必要。

“例如參與救災工作的消防及拯救局隊員,需良好地掌握地質與土壤性質的知識,這能確保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土壤移動情況,不會將加劇整個拯救行動,使情況變得更糟。這對拯救隊員本身也帶來一定的風險。”

他說,如果不瞭解土壤性質而一味地挖土,這樣的動作往往也可能迎來泥土加劇地傾瀉。

林俊憲:國人防天災意識偏低

UKM東南亞災難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林俊憲說,我國人民對水災、土崩或地震等災難的防範知識及掌握水平,一般上仍然偏低,而且參與防範的演練次數也不多。

他說,相對的人們比較常參與防火演習,反觀日本、印尼、菲律賓的人民則常常參與天災的防範演習,所以說大馬人民在這方面顯得較為鬆懈。

“這造成一項災害事情發生之後,往往不清楚是否將直接衝擊及危害到我們本身。”

他說,在過往的案例,水災災區的受影響人民,被有關當局指示離開並疏散至安全的疏散中心時,仍有災民拒絕這麼做;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和展開這方面宣導與教育工作,提升民眾的防範醒覺意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