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昔约今城

|
发布: 7:00am 14/03/2022

槟城

昔约今城

郑锦华

啦啦

槟城

昔约今城

郑锦华

啦啦

郑锦华/来自“啦啦”的童年乐

作者:郑锦华
郑锦华/来自“啦啦”的童年乐
有得在海滩挖贝类是童年的一大乐事。(图:郑巧庭)

在依山傍海的槟岛长大的孩子很幸福,要山有山,要海有海。

六七十年代,家人的外州朋友来到槟岛,除了住家附近的旅游胜地极乐寺或升旗山,远在槟岛北部的丹绒武雅海滩,更是必到之处。当年,外州朋友说:“没到过丹绒武雅海滩的人不算来过槟岛”,与现在外州游客表达“没到过古迹区的不算到过槟岛”的说法大同小异。

ADVERTISEMENT

小学时期,难得有机会到海边,虽然掰不过大人反对,没得下海戏水游泳,但是有得在海滩挖贝类或拾贝壳,绝对是童年的一大乐事。

同龄阶段的孩子把多种不同的贝类一贯称为Siput或“”。挖Siput也成为旧年代的孩子到海边的代称。铲子、水桶、篮子等挖Siput“武器”,决定挖siput的收获,也是孩子海滩嬉乐的童年玩具。

挖Siput不一定要有收获,志在好玩,最后真正挖得Siput有所斩获回家的倒没几个,除非在同个地方往海滩的沙层里挖掘出许多贝类,否则,孩子的耐性总是这边挖挖几下、那边扒扒几下,就拉着其他朋友往周围四处玩海沙或拾贝壳而去。

郑锦华/来自“啦啦”的童年乐
“花甲”啦啦的贝壳,可以成为孩子用来比拼“夹蚶壳”的玩意。

丹绒武雅漫长的沙滩,种类繁多的贝壳多处可见,平时孩子透过妈妈煮菜见得多的类似钉螺、呷巴(Kapar),要不就是海瓜子或黄蚬子的贝壳出现比较多,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平时罕见,贴近耳朵可以听到风的声音呼呼作响的海螺壳,才是孩子拾贝壳的最终目的,然而,不同海域或时间点的差异,往往让抱有期望的孩子最终空手而返,失望而归。

喜爱佩饰的小女生,把带回家的贝壳,经过大人的创意,配上小小珠串成为贝壳项链佩戴在脖子上,穿走人群时的满脸笑容,洋溢出一副美少女的幸福模样。

小时候住同甘榜有几户印度家庭,其中一户的大门右边经常挂着用多种不同贝壳串成的贝壳链,这家庭的男生女孩,也时不时佩戴用红线串成的小贝壳“项链”,当时以为是印度同胞的一种时尚佩饰。长大后经一位印裔父辈朋友口中得知,贝壳在一些印度人的心中是种吉祥物,悬挂在大门或穿戴身上,可以祈求平安健康甚至财富。

郑锦华/来自“啦啦”的童年乐
双方握有贝壳的手掌相互对合,各自用力给对方施压,贝壳破裂的一方,宣告败阵。

回顾童年生活,一种马来名叫Siput Retak Seribu的“花甲”蛤蜊,俗称啦啦,老福建称“GioWa”,价钱廉宜,一斤才四五角钱,调放一些豆瓣酱、小辣椒或姜丝在锅中来回几次翻炒,即成为一道香喷喷带辣的开胃菜肴供一家大小在饭桌上享用。吃完肉的啦啦贝壳,还可以成为孩子用来比拼“夹蚶壳”的玩意。

60年代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得来自即将丢弃的贝壳。两个玩伴手掌各握一片啦啦贝壳,比拼时,双方握有贝壳的手掌相互对合,各自用力给对方施压,任何一方选到外层比较薄的贝壳应战,不经一压就宣告破裂败下阵来。

啦啦贝壳的外侧边沿通常比较薄而且利,没经验的人,会在手掌上多垫加一块小纸皮,以防使劲夹压对方贝壳时,自己反被掌中紧握的贝壳挤压得留下深红痕迹。

“夹蚶壳”的玩意简单,但可能没出现过在一些人的童年。如果有一天看到“花甲”啦啦,不妨试玩一下,但可别被孩子对各种贝壳的统称“蚶壳”误导,错拿血蚶的贝壳比拼,到时遇上无论如何使劲都夹不破对方贝壳时的尴尬,肯定比我童年“夹蚶壳”时的欢笑声还要来得大声好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