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依山傍海的檳島長大的孩子很幸福,要山有山,要海有海。
六七十年代,家人的外州朋友來到檳島,除了住家附近的旅遊勝地極樂寺或升旗山,遠在檳島北部的丹絨武雅海灘,更是必到之處。當年,外州朋友說:“沒到過丹絨武雅海灘的人不算來過檳島”,與現在外州遊客表達“沒到過古蹟區的不算到過檳島”的說法大同小異。
ADVERTISEMENT
小學時期,難得有機會到海邊,雖然掰不過大人反對,沒得下海戲水游泳,但是有得在海灘挖貝類或拾貝殼,絕對是童年的一大樂事。
同齡階段的孩子把多種不同的貝類一貫稱為Siput或“啦啦”。挖Siput也成為舊年代的孩子到海邊的代稱。鏟子、水桶、籃子等挖Siput“武器”,決定挖siput的收穫,也是孩子海灘嬉樂的童年玩具。
挖Siput不一定要有收穫,志在好玩,最後真正挖得Siput有所斬獲回家的倒沒幾個,除非在同個地方往海灘的沙層裡挖掘出許多貝類,否則,孩子的耐性總是這邊挖挖幾下、那邊扒扒幾下,就拉著其他朋友往周圍四處玩海沙或拾貝殼而去。
丹絨武雅漫長的沙灘,種類繁多的貝殼多處可見,平時孩子透過媽媽煮菜見得多的類似釘螺、呷巴(Kapar),要不就是海瓜子或黃蜆子的貝殼出現比較多,引不起孩子的興趣。平時罕見,貼近耳朵可以聽到風的聲音呼呼作響的海螺殼,才是孩子拾貝殼的最終目的,然而,不同海域或時間點的差異,往往讓抱有期望的孩子最終空手而返,失望而歸。
喜愛佩飾的小女生,把帶回家的貝殼,經過大人的創意,配上小小珠串成為貝殼項鍊佩戴在脖子上,穿走人群時的滿臉笑容,洋溢出一副美少女的幸福模樣。
小時候住同甘榜有幾戶印度家庭,其中一戶的大門右邊經常掛著用多種不同貝殼串成的貝殼鏈,這家庭的男生女孩,也時不時佩戴用紅線串成的小貝殼“項鍊”,當時以為是印度同胞的一種時尚佩飾。長大後經一位印裔父輩朋友口中得知,貝殼在一些印度人的心中是種吉祥物,懸掛在大門或穿戴身上,可以祈求平安健康甚至財富。
回顧童年生活,一種馬來名叫Siput Retak Seribu的“花甲”蛤蜊,俗稱啦啦,檳城老福建稱“GioWa”,價錢廉宜,一斤才四五角錢,調放一些豆瓣醬、小辣椒或薑絲在鍋中來回幾次翻炒,即成為一道香噴噴帶辣的開胃菜餚供一家大小在飯桌上享用。吃完肉的啦啦貝殼,還可以成為孩子用來比拼“夾蚶殼”的玩意。
60年代童年的快樂可以簡單得來自即將丟棄的貝殼。兩個玩伴手掌各握一片啦啦貝殼,比拼時,雙方握有貝殼的手掌相互對合,各自用力給對方施壓,任何一方選到外層比較薄的貝殼應戰,不經一壓就宣告破裂敗下陣來。
啦啦貝殼的外側邊沿通常比較薄而且利,沒經驗的人,會在手掌上多墊加一塊小紙皮,以防使勁夾壓對方貝殼時,自己反被掌中緊握的貝殼擠壓得留下深紅痕跡。
“夾蚶殼”的玩意簡單,但可能沒出現過在一些人的童年。如果有一天看到“花甲”啦啦,不妨試玩一下,但可別被孩子對各種貝殼的統稱“蚶殼”誤導,錯拿血蚶的貝殼比拼,到時遇上無論如何使勁都夾不破對方貝殼時的尷尬,肯定比我童年“夾蚶殼”時的歡笑聲還要來得大聲好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