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或口耳相傳的“防毒產品”,倘若有些閒錢,加上買了可以安心些,那隻要不至於對健康造成潛伏傷害,錢是你的當然由你來做主,或者也可考慮用來購買一份《星洲日報》,不管報紙或電子報,在裡面找到你所需的資訊包括防疫的正確知識。
ADVERTISEMENT
當冠病變種病毒Omicron在全球肆虐之際,在各行各業哀鴻遍野的情況下,卻有那麼一類產品是如此出眾,甚至當疫情越嚴重,它的銷售額就會更好。沒錯,就是一切與消毒有關的產品,只要產品功效沾上一點與消毒或防疫有關,那就瞬間換了一個身分,立刻以“防毒英雄”身分頻密出現在社交媒體或人們的對話中。
先從吃的方面說起,打從疫情爆發以來,諸如維生素C或含有中藥成分的產品就源源不絕湧入市場,幾乎已經到了“有病醫病,沒病強身健體”的地步。
儘管醫生、藥劑師或受承認的中醫師一再呼籲不可濫用這類產品,但在人心惶惶下,人們早已把“是藥三分毒”這個道理拋諸腦後,更忘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去做”這個定律,只要聽說某個產品有防毒功效,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先買下,一旦察覺有什麼不舒服症狀,也不諮詢醫生、藥劑師或中醫的意見就把那些產品吞進肚子;再不然就是抱著“沒事的,多吃可以保平安”的想法,或者是自以為是“天然有機”的,每天就像三餐般把它吞服,殊不知一些產品儘管看起來“人畜無害”,但若是每天吞服,長久下去就會有潛伏的傷害,比如腎結石等。
除了吃之外,還有的就是掛在身上的消毒棒及消毒卡,甚至近期出現一種閃耀光芒的儀器,感覺戴著它就像穿上金庸筆下的軟蝟甲,或者最新的避彈衣,什麼病毒都須退避三舍。假如它這麼厲害,權傾英國及富甲一方英女王應該每天攜帶才對,根本無須擔心會確診嘛,沒錯,一定是英女王不曉得這玩意兒所以才確診了。
其實在超過兩年的抗疫期間,《醫識力》多次訪問不同的醫生、藥劑師或化驗室主管等,對各種在疫情下被提及的產品,不管是口服的、噴霧的、隨身攜帶等,都引述專家們的正確意見,目的就是要讓資訊回到“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去做”,由專家來講解到底真的有效嗎?或者是如何使用才是正確方法等。
可是,忠言始終逆耳,正如用於治療寄生蟲的伊維菌素,儘管一直有政治人物聲稱它可用在治療冠病,但醫學界早已對此有明確的指示。到底是誰不尊敬“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去做”呢?答案已很明顯,而近期的研究結果出爐,證實了它對冠病無效就是最好的證明。
確實,在如今疫情嚴峻之際,不時聽聞身邊又有誰確診了,我日前接到好友告知他一家四口確診,其中大兒子更必須送院觀察,好友告知他和家人一直都很謹慎防疫,根本不曉得為何會確診,面對這樣越來越嚴重的形勢,身為一介平民的我能不擔心下一個確診的會是自己或家人嗎?能不驚慌嗎?但必須要注意的是,越是危急時刻更必須要提醒自己別被驚慌影響了理智。
其實商家在疫情之下努力推銷產品,站在商業角度是正常不過的事,總不成等到太平盛世時才努力銷售“防毒”產品吧,然而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
小小建議是聽取衛生部的指示,出門戴上兩層口罩(內是醫用,外是布口罩)、使用酒精洗手液、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早日接種疫苗等,至於飲食及日常作息,維持均衡飲食、足夠睡眠以及適度運動即可。
至於在社交媒體或口耳相傳的“防毒產品”,倘若有些閒錢,加上買了可以安心些,那隻要不至於對健康造成潛伏傷害,錢是你的當然由你來做主,或者也可考慮用來購買一份《星洲日報》,不管報紙或電子報,在裡面找到你所需的資訊包括防疫的正確知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