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5日訊)於中國福建同安出生,在國共交手的古寧頭戰役中創下戰功;隨國民黨退守臺灣,調任國防部參議;1955年來馬投入水泥產業,成為首家由馬來亞華人成立的水泥公司創辦人之一──退役後依然被敬稱為“李將軍”的李良榮,無論在臺灣或南洋,不管從軍或從商,皆在歷史上留下足跡及名字。
杜晉軒:李良榮墓碑多年無人打理
除了大半生在戰場上,李良榮在馬時間比在臺更長,去世後長眠於怡保打捫基督教墓園,相信已久無人前來打掃、瞻仰追思。最近因撰寫家鄉故事而重新挖掘其歷史、一路尋至墓碑的旅臺媒體工作者杜晉軒(31歲)指出,李良榮是古寧頭戰役中的重要人物,但如今墓碑在怡保,生平被淡忘了。
ADVERTISEMENT
“今年適逢李將軍逝世55週年,已經過了半世紀,或許臺灣方面可以更為重視,比方每年來祭拜悼念或宣揚其歷史事蹟。”
他坦言,在看到李良榮的墓碑前,他想著李既有大將軍身分,墓碑相信也具有一定規模。待看到其墓碑和左鄰兩旁大小無異,不說也可能不知道這裡長眠了一位將軍時,他有點訝異。墓園的印裔工人告訴他,此墓已多年無人來打理。
左下角題字“蔣中正”
“第二個訝異是墓碑生辰和卒日都非民國紀年而是西元,當工友進一步把淤泥清理掉後,墓碑下方的字跡重見天日,才看見寫著‘良榮同志千古’、‘志業永彰’,左下角的題字與印章,就是‘蔣中正’。”
他說,怡保有許多臺灣歷史遺蹟,比方霹靂洞也有蔣中正題字,但萬沒想到其中一個竟在此處,對喜歡歷史的人來說,這不啻為一個展現人文史蹟之處。
李良榮除了將軍身分,也可算是大馬華人水泥產業的開拓者之一,在商界也做出貢獻。“以李將軍的地位,如果他選擇繼續留在臺灣,在那國民黨黨國統治的年代,他一定可以成為達官顯要,但他選擇到南洋創業,因此我是相當敬佩他的企業家精神。”
從大石水泥追蹤發現李良榮
杜晉軒近期回到怡保,動了念頭,要寫具有臺灣元素的家鄉故事。“提到臺灣和馬來西亞的關係,很多人都免不了提到馬六甲或檳城,怡保很少被提及,就想寫寫這方面的東西。”
他把目標鎖定在怡保大石水泥(Tasek Cement)這家當初設立時向臺灣引入技術和設備的大工廠,層層挖掘、步步追蹤,就發現了李良榮,再根據陶恒生著作《椰風蕉雨話南洋──海外工程憶往》、霹靂州留臺同學會前會長兼大石水泥廠前建築部經理許顯儒口述加上一些資料,整理出了李良榮大致事蹟。
他披露,根據資料,李良榮出生於福建同安縣,1924年成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學生,展開約30年的軍旅生涯;1949年古寧頭戰役爆發,李良榮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二十二兵團司令部中將司令官,因戰役勝利而在隔年獲頒四等寶鼎勳章;1950年調任國防部參議,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兩年後退役,並擔任臺灣啟信實業公司常任監察人。
他表示,1955年,李良榮出國考察時在馬來亞認識了同是福建人的華僑領袖拿督林添良,雙方決定在吉隆坡的黑風洞區開辦水泥工廠,於是1957年馬來亞工礦公司成立,是當時水泥公司普遍由西方國家壟斷之下,首家由馬來亞華人成立的水泥公司,生產設備皆由臺灣產製。
1962年任水泥廠董事經理
他說,1962年,新加坡著名華商陳六使聯合李良榮成立怡保大石水泥,工廠就設在約20萬英畝的大石(打昔)工業區,是當時亞洲第一座無煙塵水泥廠,陳六使任董事長,李良榮任董事經理。
“《椰風蕉雨話南洋──海外工程憶往》作者陶恒生是臺灣政治家陶希聖之子,於1959年從臺灣赴馬來亞工礦公司任職,大石水泥成立後就出任廠長;因和李良榮共事多年,所以書內許多部分都有提到後者。”
他指出,書內有提到,馬來亞工礦公司的設備和技術幾乎百分之百都是從臺灣引入,而大石水泥雖然有部分機器從德國引入,但工廠的操作主要仰賴臺灣過來的臺籍工程師和留臺畢業的大馬工程師。許顯儒也證實,早年大石水泥廠的重要骨幹都是留臺校友,他自己也可算是廠內第一代的留臺工程師。
在馬待約10年
杜晉軒指出,大石水泥在浮羅交怡也有設廠,李良榮為了替工廠購買設備,1967年赴歐洲考察,返回怡保不久後在開車上班途中,撞上大石水泥工廠大門水泥門柱,送醫不治身亡。根據資料,李良榮去世翌年,同樣曾參與古寧頭戰役的著名將領,之後曾任駐南越大使的胡璉也前來拜祭。
“總結李將軍一生,他在馬來西亞待了約10年,比在臺灣待的時間還長。嚴格來說,他應該算是馬來西亞獨立之初最早來馬發展的臺灣人,同時對馬來西亞水泥產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臺灣目前正在推行新南向政策,第一波南向政策則在90年代初,但認真而言,李良榮可稱得上是最早搞南向政策之人。”
許顯儒:廠內工程師多是留臺生
許顯儒披露,他1963年於臺大工學院畢業,印象中畢業前一年,就聽同學說起李良榮曾到來尋找工程系學生,主要是機械和電機工程系,希望可為工廠招攬人才;許顯儒本身唸的是土木工程系,與水泥不相干,也沒聽聞李要尋找土木相關學生。
“1963年我們畢業,回到怡保,大石水泥開廠,同一屆約5、6名機械工程和化工系同學,包括童氏、李氏、楊氏、林氏、陳氏都進入工作,我也申請了,剛好那時初建廠,也需要土木工程系學生,所以我也被錄取。接下來也陸續僱請了許多留臺畢業生,70年代的時候最多,廠內有10多名技術工程人員是從臺灣畢業。”
他說,李良榮貴為董事經理,他們幾人初進去只是技術助理,與李很少碰面;李為人嚴肅,不苟言笑,做事分明,“比方如果他問你一些東西,你答‘大概大概’,他會說:沒有大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他笑言,同事們私下都稱李良榮為“李將軍”,在他面前可不敢造次,都稱呼他“李先生”或“Mr Lee”;當時只知道他曾擔任將軍,不曉得他的背景,李良榮本身從不曾提,早他們這班小弟幾年於臺大機械工程系畢業的廠長陶恒生,也沒有提,是後來在某些情況下,看歷史書或報道,才看到古寧頭戰役記載中,有李先生的名字。
李良榮低調不居功
杜晉軒則說,李良榮雖在古寧頭戰役為國民黨建功,但因不居功,許多後人予其的評價都是低調、謙虛,即使在臺灣或許也不為人熟知,除了研究相關歷史的人士。
他披露,陶恒生的著作也把李良榮形容為工作認真、對下屬嚴肅。李的葬禮上,許顯儒、陶恒生等12人一同肩扛靈柩,將棺木安置上靈車,送李將軍最後一程。
除了李良榮,杜晉軒近期也和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院長陳中和尋訪礦家鉅子劉伯群相信位於華僑義冢的墳墓,暫無所獲,歡迎知情者提供資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