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行呤坐詠

|
发布: 7:10am 25/03/2022

手机

郑咏介

行呤坐詠

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

电玩成瘾

教养方式

教育政策

郑咏介.网络成瘾不能只靠禁令

郑咏介

我们不需要政府政令来规范孩子的休闲活动,而是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孩子认识所有的网络媒体,以及如何负责任地使用网络、打电玩,因为这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素养,谁都无法幸免于此。

日前在国会表示,将继续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以避免学生出现网络和的情况。笔者虽然赞成在校内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但要解决学生的网络和电玩成瘾,单纯通过禁止使用来解决始终不是好方法。

ADVERTISEMENT

事实上网络和电玩成瘾已经有日益严重化的趋势,疫情带来的封城措施更是助长了这样的情况。重度的网络和电玩成瘾不仅被界定为是一种精神疾病,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

情况严重但直接由政府颁布一刀切的禁令却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助长了家长继续对孩子的管教问题卸责的心态,也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直接通过禁令来限制孩子的做法不过就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认为孩子“应该”做什么,是将孩子当成大人的附属品的表现,并掩盖身为大人的我们却没好好教育孩子的事实。

史丹佛大学教授、《专注力协定》一书作者尼尔艾欧说过,我们能从从萤幕中得到的不外乎三样东西:与人联系的归属感、过关斩将的成就感、主导生活的掌控感。当我们细究之后便会发现,这三样东西恰恰是成长阶段的孩子最需要,但却也最缺乏的东西,而疫情之下更加重了这样的缺乏,因此才进一步导致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问题不出在限制不限制,而在于需求没有被满足。

现代人的生活尽管普遍上物资不虞匮乏,但却造成人与人之间鲜少沟通和联系,思想的差异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沟通。这导致许多年轻人宁可在网络上滔滔不绝,期待能获得许多在远方,甚至是素未谋面的人的一个点赞,却对与身边的人面对面沟通显得无能为力,甚至充满恐惧。当孩子处于极度需要培养社交能力的年纪,而家人和学校却又纷纷缺席的时候,孩子自然只能从屏幕中寻求慰藉,而缺乏沟通能力的他们也只能一直碰壁,甚至走向极端。

而应试教育主导一切的教育体系和社会氛围尽管让一些人找到了成功的方程式,却也被证明忽略了许多孩子的天赋,并造成大量的孩子得不到成就感和掌控感,从而只能从游戏中寻求满足。当现实生活的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低,就越容易沉迷于网络。许多教育专家都直言,如果在早年的认真努力和追求高度成就的过程中,孩子能发现比成绩和得奖更深刻的目的,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成就感。而沉迷于网络和电玩的孩子们恰恰是因为在生活中没有培养出自己的生活目的,才逐渐失去了热情。

只是为了适应残酷的社会竞争,我们逼迫孩子在我们设定好的道路上前行,排除其他选项,但如此短视近利的不仅无法孕育出孩子的想像力,也不能让孩子在高度动态的现代社会里克服挫折,并成长茁壮。而如此公式化的教育模式也凸显了现代人对教育的简化和卸责,但教育本来就是动态的过程,更是人与人之间互相陪伴和熏陶的过程。当“人”在教育中变得不重要,再多违反人性的政策又能带来什么好结果呢?

孩子不是因为沉迷于网络电玩才导致对生活失去热情,而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没有了热情,才会沉迷于网络电玩。因此,孩子的改变要从改变我们的观念和开始。我们需要给孩子机会去学习怎样平衡线上和线下生活,因此政府应当展开更广泛的宣导和教育活动,不仅是针对学生和老师,也要协助家长,让家长有能力判别孩子的状况,并提供协助和引导,减少家长的无力感和负担。政府也应鼓励更多专业人士和民间团体举办讲座和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凝聚力,从而让更多人的视线能从手机转向现实生活。

我们可以找出无限多个破坏孩子成长的事物,以前是漫画、游戏机、都市小说,现在是网络、电玩、社交媒体,但破坏力最大的始终是大人对教育的敷衍塞责。我们不需要政府政令来规范孩子的休闲活动,而是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孩子认识所有的网络媒体,以及如何负责任地使用网络、打电玩,因为这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素养,谁都无法幸免于此。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