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趙元任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安排下,帶著家人避難昆明,住城郊東路。“沒有電,晚上點煤油燈,為了節省油有時乾脆不點燈。那段時間,元任把許多歌都編成四部合唱,來思和小中唱正調(女高音),新那唱女低音,元任是唯一男的當然唱男低音,如蘭只好唱‘男高音’了,因此譜寫‘男高音’時特別注意適合如蘭唱。儘管家裡沒有鋼琴了,然而天一黑,還可以聽到沒有伴奏的趙家合唱隊的歌聲。”
ADVERTISEMENT
《趙元任年譜》記錄在二戰初期,趙元任和4位女兒如蘭、新那、來思、小中自得其樂的氣氛。《趙元任年譜》以趙元任日記、書信、《趙元任早年自傳》、楊步偉《雜記趙家》等資料編輯而成。按年代次序,講學術歷程、文化活動和人格魅力。書由二女兒趙新那和夫婿黃培雲所編,其他3位女兒從旁協助。
趙元任一生,世人羨慕。既有超凡脫俗天分,又能在紛亂世界尋得安逸。趙家歌聲此起彼落,女兒童年樂符跳躍,長大回憶方知繽紛多彩,也是需要努力經營的。
的確是稱職父親。年紀輕輕名滿天下,有時因為工作和太太楊步偉外出,把女兒託交別人,但是大部分日子,天倫之樂不缺。他為女兒寫歌,任何一位生日都是家中大事,女兒快樂,他跟著開心。他赤子之心不變,帶她們放風箏、看月蝕及日蝕、開車到處旅行、灌錄唱片。即使長大後一樣不捨她們,教她們開車,大學畢業時忙著替她們拍照。女兒婚後有孩子,他又認真地和孫子一起玩樂。一般學人年譜只涉學術活動,《趙元任年譜》多走一步,也突出丈夫和父親的角色。
此書出版超過20年,疫情期間無事,我通過淘寶購得。女兒對父親的回憶,讓我低迴再三。“現在年歲愈高,愈覺人間最難得的是親情和友情,其他皆為浮雲過眼,不足掛懷。”《余英時談話錄》結尾這一句話,提醒我不少事。《趙元任年譜》觸及友情的篇幅不少。至於親情,若編者不是趙家人,沒有親身體驗,恐怕也只能輕巧帶過。
教書、研究、調查工作從不馬虎,日子忙碌。書中提音樂,趙如蘭驚訝趙元任時間安排。“也許他早上刮鬍子的時候心裡都在想著作曲吧?”有時間寫歌,自然有時間照顧家庭。趙新那補充一故事,1929年她得肺炎,沒有消炎藥,找了膏藥來敷。膏藥燙,弄得她不舒服。趙元任教她背九九乘法表,讓她忘記敷藥過程。另外又給她照相,陪她說話。“這一切記憶猶新,父親對我的愛護永遠在我心中。”趙新那說。
母親楊步偉當然也重要。書中所引部分資料在《雜記趙家》已出現過,但是從女兒角度,則另有特色。1944年趙元任幫忙楊步偉編著《中國食譜》,負責撰寫炒雞蛋一節。這道佳餚要用6個蛋,但是6和7之間,卻讓趙元任糾結:“當兩個雞蛋碰撞時,由於只有一個蛋撞碎,因此需要取第7個蛋用來打碎第6個蛋。如果,這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第7個蛋先被敲碎而不是第6個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第7個蛋而把第6個蛋放回去。另一個辦法就是先不確認蛋的順序,而是把第5個蛋以後被敲碎的那個蛋定義為第6個蛋。”楊步偉認為錯用幽默感,決定不讓他參與編寫,只允許他專注修改文字。1945年他幫楊步偉翻譯《一個女人的自傳》時,同樣技癢難耐。他喜歡貓,在翻譯紐海文時期一段,楊步偉發現“貓的篇幅太多,很生氣,說如果不改她就不再寫了。”家裡為撰寫和翻譯事爭吵不斷,女兒說這是“生活的情趣”。
起居做事有規律
趙元任愛散步,楊步偉也一樣,晚年兩人到海邊看日落,楊步偉去世前,腿經常發痛,兩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一起到海邊,楊步偉“坐在車裡等候,元任散步回來再接她一同回家。”楊步偉早一年離開,趙元任雖不提傷感,內心寂寞盡顯無遺。太太過世後,起居做事一樣有規律,經常一分鐘不差。偶爾出些新花樣,深更半夜出去吃宵夜或坐車兜風。雖然健忘,卻是熟悉的形象標籤:“父親平常總是笑眯眯的。”
1935年3月25日至27日,趙元任帶如蘭到上海百代公司灌製唱片,趙元任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和〈江上撐船歌〉。趙如蘭唱趙元任作曲,陶行知作詞的幾首兒歌,其中〈兒童節歌〉有“兒童園裡無老翁,老翁個個是兒童”一句 。守護童真是境界,想當稱職父親,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