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31/03/2022

碧澄

和平

桃花源

理想社会

乌托邦

碧澄

和平

桃花源

理想社会

乌托邦

〈桃花源記〉、〈桃源行〉以及《烏托邦》/碧澄(甲洞)

作者:碧澄(甲洞)

中二那年,我在華文課讀到〈桃源行〉一詩,而在中四那年,再讀到〈記〉一文。當時不曉得兩者的關係,更沒想到何者為先與何者為後的問題,當然更沒深究桃花源的背景。老師雖也指出桃花源實際上並不存在(今湖南省桃源縣南部,有桃源山,卻沒有桃花源這樣的村子),但似乎沒有進一步講解何以作者要虛構這麼一個故事。

最近重讀上述作品,覺得課本編者應先編〈桃花源記〉,後編〈桃源行〉,如能把兩者編在同一年級(中四)那就更好。當時的編者可能只考慮到兩者的“深淺”問題,也許認為詩歌比較容易理解吧。

ADVERTISEMENT

〈桃花源記〉作者為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他出身貧寒,少年時曾有遠大的理想,想為國家做一番事業。但他3次出仕,3次退隱。彭澤令只做了八十多天,即決定辭歸田園,“躬耕自資”。那時他只有41歲。晚年貧病交迫,在“窺灶不見煙”(〈詠貧士〉)的窘況中鬱憤而終。

陶淵明一生不得志,雖也與他的個性有關,但統治階層的內鬥與外族的伺機入侵,內憂外患,導致國家社會的動亂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則是主因。他虛構故事,卻有條有理,令人信以為真,但不忘留下伏筆,目的是叫人不必再去尋找。漁人離開桃花源時,曾“扶向路,處處志之”;他把所見所聞告訴太守,“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他更搬出愛遊山玩水的“高尚士”劉子驥來佐證,“聞之,欣然欲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作者雖以想像為主,但仍以現實為依歸。他以晉太元(孝武帝,376-396)為時代,武陵(今湖南常德縣)為地點,一名漁人為主角。先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再介紹桃花源的特殊情形——“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居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漁人離去時,居民吩咐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已暗示如向外人道將不會有結果。

陶淵明生於亂世,不滿現實,期望有個、安定的生活環境,人人自由平等,沒有戰爭,沒有徭役。這種理想社會,當時只是妄想,只有寄託於幻想。

〈桃源行〉的作者是王維(701-761,或698-759),唐代著名詩人,長於五言律詩,更工書畫、善音律。他有“詩佛”之稱,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一些詩具有詩、畫、音樂三結合的特色。〈桃源行〉以“古風”的形式來敘事,每句7字,注重押韻。〈桃源行〉和〈桃花源記〉單在形式方面,就有明顯的差別。

全意是空想的國家

在王維的眼裡,那地方的人已和仙人無異,對於人世間的紛擾全然不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山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這幾句抒發了作者的佛道思想,與陶淵明的避世思想有所不同。

無論如何,陶淵明和王維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境地,只是說得比較空泛,不夠周詳。後來西方有人提到“烏托邦”,那就具體得多了。“烏托邦”(utopia)原是拉丁語,本意是現實中並沒有的一個美好地方,引申為很理想但不可能實現或完成的好事情。華文依照音譯,十分傳神:“烏”為烏有,“託”為寄託,“邦”為邦國,全意是空想的國家。一般字典把這字的意思解作“空想的完美境界”。廣義來說,凡是脫離現實、不切實際的、主觀理想的願望或方案都可稱為“烏托邦”。

其實“烏托邦”一字出自英國的一名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 1478-1535)。他以拉丁文寫了一部叫做《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英譯為Of a republic’s best state and of the New Island of Utopia)的書,人們習慣簡稱為《Utopia》。

筆者寫此文,乃有感而發。如今天下紛擾,冠病病毒肆虐仍未結束,烏俄激烈戰事爆發,天災處處發生,世界什麼地方才有桃花源?過了1600年,世外桃源依然是個幻想境界,最大可能是在我們的夢中出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