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一直在期待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人民代议士,必须比选民更早发现问题、预见趋势、擘划大局吗?怎么一次的失败就要让改革的期待告终?
ADVERTISEMENT
许多关心政治的国人一致认为,第15届大选肯定在今年举行;政界更不用说,人人磨拳擦掌。以巫统为例,当权派火力全开,想趁势办大选;以首相依斯迈为首的部长派则在最后挣扎。巫统的积极,使得其他政党不敢大意,准备迎接随时降临的大选。
选民,或者说一般民众,怎么看待大选落在今年?到了7月,离第14届国会届满不到一年,需要那么急办大选?马六甲和柔佛州选,在疫情和政治混乱的冲击下,中间选民兴致缺缺,出来投票的大部分是政党的铁票。至于那些18岁投票和自动登记选民机制下增加的新选民,从柔州选的投票率来看,似乎对政治冷感。
低投票率可以归因于疫情、政治乱象与公民应尽投票义务、选贤与能的意识不高。政治乱象、部分政策荒腔走板、缺乏监督,何尝不是因为我们不珍惜手中神圣的一票?如果我们意识到公民职责,无论什么因素,相信都无法阻挡我们去发挥公民的力量。
身为选民的我们(除非你自己放弃,或者完全不知道自己拥有这样的身分)应该会察觉,逢选举,政党要赢,必须投选民所好。选举后,组成政府的政党在政策的制定、讨论到执行,也必须这样,我们不能选择置之不理,这回不行,下回换人执政,防止贪腐和无能政府继续执政,这才是民主政治的可贵!
“人民才是老板”,政治人物只是人民公仆。我们是老板,当看到“员工”工作表现和能力一塌糊涂,不能干脆不投票选择放弃行使老板权利,眼不看为净。岂不怪哉?
如果我们明白通过选举和监督,足以实现我们对政治人物施政绩效的期待,那么就必须相信选票和公民监督的力量,能引导政治人物往民之所欲的方向走。
很奇怪的,第14届大选时,当大部分的(华裔)选民发挥自身的力量,却一再被嘲笑。被嘲笑的理由是这些由大部分选民选出来的政府施政荒腔走板,与民意脱节。但是,为什么这些选民应该被嘲笑?那些一再发出嘲笑的人,尤其是自诩专业的时事评论人,不就是在开民主倒车吗?民主意识不被尊重,难保我们不会在同样的旋涡里打转,逃不出恶性循环。我们发挥民主力量,就是要不懈的淘汰和筛检,把坏的苹果剔除,留下好的苹果,并要他们变得更好,不要让我们一直只能从众多坏苹果当中挑选不那么坏的。
我们不是一直在期待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人民代议士,必须比选民更早发现问题、预见趋势、擘划大局吗?怎么一次的失败就要让改革的期待告终?更荒谬的是,有人不断在推销缅怀过去(过去未必就不堪回首,然而我们不是更应该期许有新人新气象吗?),追捧操弄民粹为达己利的政客。
环顾我们的政坛,许多政治人物为了讨好选民,都在花力气经营“现在”,没有远见去经营“未来”,他们所谓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解方就是沿用过去的方法,无视瞬息万变的社会及国际趋势而提出新的大政方针!
若有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一般人所谓最有能力的议员就是那些懂得“深耕”地方,以红白场应酬、跑摊(即四处聚会拜票)为最大任务,而不必将能力展现在政策、法案的制定修改,或思考国家社会的方向。地方服务当然不可以不理,然而议员们过于热衷“选区服务”,事无大小都要去亮相,国州会议却可以跷班。
公民组织“我的国会议员”(MyMP)整理过去五次国会下议院的出席名单发现,部分资深国会议员经常“翘班”。两百多名国会议员中只有18人全勤出席。相信有人会说,那些身兼内阁部长的议员忙于公务,缺席情有可原。那执政党后座议员和反对党议员呢?有几位党魁级的国会议员也经常缺席,做了最不良的示范。
过去许多选民教育程度不高,民主意识薄弱,不了解议员真正的职责和任务。但现在国民平均教育水平大幅提高,照理有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对错误的制衡能力,然而事实似乎背道而驰。
我们似乎又要走回老路,因为失望,而不珍惜手中的选票,用各种理由和借口去合理化不投票。我们应该制止这些畸形的社会价值观生成,我们必须扮演平衡反制的角色,如果我们一直不让改革的声音壮大,就会永远让媚俗凌驾一切。
媚俗是什么?媚俗就是不好?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无所谓对错,问题在于我们知道我们要追求什么?哪些道德底线需要坚守?国家进步的方案是经济至上,标榜财富?还是要平衡所有的领域?教育、文化等需要得到更平等的发展?我们要塑造的是文明的社会,还是要一味的拜金?
这些答案留在大家去思考。如果我说的与你的想法天差地远,那我只好说一声:对不起,是我肤浅了。然而,我还是会尊重所有人的说话和思考的自由,这不就是民主的美好吗?除非是语言暴力、恶意中伤,这就不值得尊重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