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J在抗疫方面曾经出过力,但效率一度惹人质疑,如今就像弃之可惜的鸡肋,完全弃用似乎又有点“浪费”。
ADVERTISEMENT
前些日子,我陷入了个资外泄疑云。
事缘我收到某电讯商的商业短讯,说将在外州某商场举办促销。巧的是我3周前曾到过该商场,但除了以MySJ打卡外,未留下任何个资,电讯商为何会通知我在该处举办的活动呢?莫非MySJ“出卖”了我?
后来,我得知还有其他电讯用户也收到同样讯息时,才觉得也许是自己多虑了。
无论如何,很多人最近不断收到许多商业讯息或诈骗电话,不胜其烦。到底我们的个人资料是如何外泄的,是许多人心中的疑惑。
疫情前,大马人无法想像,我们竟然会有长达两年的日子,去到每个地方都必须“报到”。
根据卫生部及卫长凯里发布的数据,MySJ自2020年5月以来,记录了超过130亿次签到(check-in),相关数据包含了签到者的生活轨迹、喜好、消费模式等私密细节,理应也包含了个人健康症状和确诊冠病的健康数据。
也就是说,这两年来,我们去了哪里、干了什么,几乎是无所遁形。
可想而知,相关资料如果被滥用,或者被骇,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后果是不堪设想。
近日,关于MySJ会卖给私企的消息更是甚嚣尘上,于是凯里亲自灭火,向国人保证,所有存储在MySJ数据库中的资料,仅供卫生部在应对疫情时使用。而且,用户登录资料将在90天后永久性删除,政府不会用它来监视国人行动。
或许如凯里所言,MySJ将由卫生部全面接管,迄今亦未付费给MySJ开发者,但天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有永远免费的Apps。
MySJ资料蕴含的是庞大的商机,只要人民还在使用MySJ,就会有私隐被侵犯的隐忧。
环视国外,一些已全面进入无现金及数字化的国家,也曾经引发私隐会否外泄疑云,因为人民的行为模式、一举一动,在大数据下极易被监控。
在大马,如果有心人真的想通过MySJ来进行政治用途,或追查选民动向,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例如可以追踪某人是否常出席政党的政治讲座。
只是,要强调的是,就算知道一个人的动向,也未必知道他心里真正的想法。所谓的大数据,有时也具有误导性。
好比,前些日子,我点击了某男星的离婚新闻,过后就收到接二连三相关新闻的推送,但我过后其实已对该新闻后续发展毫无兴趣了。
我也曾在网站点击台灯资讯,过后在实体店买了台灯,然而仍不时收到各品牌台灯的商讯。一个人怎会需要买那么多台灯呢?
所以,有时候大数据并不全然可信,因为它无法辨别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而现在有人甚至可以在MySJ上传虚假的确诊资讯,因此要将MySJ改为健康管理的建议也有待商榷,除非我们能确定人们早前输入的资讯是正确无误的,否则后果可大可小。
MySJ在抗疫方面曾经出过力,但效率一度惹人质疑,如今就像弃之可惜的鸡肋,完全弃用似乎又有点“浪费”,尤其是现在国门大开,外国人入境大马也必须下载MySJ,更让MySJ用户大增,为此就更有必要善加管理。
若在疫情平息后,政府想把MySJ改在其他用途上,就必须防堵资安漏洞,慎用数据,严禁商业化及政治化,勿让“吾安”(MySJ)变得令人“吾不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