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社會和華人社會的思維模式雖然還是處於兩極化的狀態,但是幾代下來,當各族都重視教育,並以國際化的角度來審核政治正確,全民大團結便指日可待!
ADVERTISEMENT
上星期,網上流傳一個視頻。馬來西亞某公立大學的教授在網上授課時,因其中一位學生在即將進入第五學期卻仍未擁有一架電腦而發火。
該教授一味批評,還要求該學生的姐姐典當首飾來購買電腦。令大家關注的是,該教授說如果是她本身,她不會和B40群體打交道,因為對她而言,很多B40群體都不會以學習為首要目標。
先不說這事件何時發生,以及後續發展。單單這視頻,在馬來網民社群中就引發了兩極的反應。一部分人對該教授惡言相向,指責她羞辱了貧困群體,要求該教授毫無保留的道歉。
另一部分人則站在教授那一邊,認為教授道出此言,也是因為對學生在學習的態度上完全不積極而氣憤,雖然用詞不當,但是還是符合教育者的精神。這一部分人還會提及以往本身被羞辱,因激將法而發奮圖強,達到成功的案例。
這兩極化的反應,凸顯馬來網民知識分子和政治正確擁戴者的對壘。
這事件雖然是發生於去年,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馬來社群對教育的態度日益重視。網民的素質有待加強的同時,政治正確和教育課題也開始在馬來網民社群中佔據主導輿論的地位。
針對這件事,我在我本身的臉書粉絲頁,用國文寫了一則關於華社重視教育的帖文,其中包括華社對教育素質的要求和遠景,願意為教育而犧牲金錢的行為,以及華社是如何以社群為單位,齊心為教育付出。
令我驚訝的是,該帖文獲得上千個轉發和點贊。評論區絕大多數是對華社注重教育的讚歎。
馬來同胞今時不同往日。尤其是城市地區的友族父母,也將教育放在宗教之上。除了國語和英語,越來越多馬來同胞開始學習中文。他們清楚知道,要真正打入國際社會,就必須在教育方面下手,學習良性競爭,瞭解更多語言的好處等等。
該教授如果不是出自於對授課及教育的偏激和執著,根本無需理會學生有沒有電腦。她之所以會如此氣憤,很有可能是因為本身身為教育者,面對不積極的學生而感到失望。
貧困的學生比比皆是。有些是孤兒,有些放學後還要兼職養家等等。可能該教授認為,縱使再貧困,有志者事竟成;如果要有電腦,肯定有辦法獲得。
政治正確思維,也在馬來社群內有著一定的地位。在這件事上,對B40群體進行無偏差且整體的批判,已經違背政治正確理念。就因為如此,他們才會以批評政治人物的方式來批評該教授。
馬來社會和華人社會的思維模式雖然還是處於兩極化的狀態,但是幾代下來,當各族都重視教育,並以國際化的角度來審核政治正確,全民大團結便指日可待!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