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與未來的教育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因為不止是處於學生年齡的人才需要進入校園,因各種情況而輟學的人士,或者在職員工,都需要適合他們兼顧工作與謀生計,並且可負擔的長短期課程。
ADVERTISEMENT
我國既面對失業率高的問題,又面對僱主請不到人的問題。即便失業率在政府推出多項協助就業的措施後有所改善,現實情況仍存在不充分就業,或薪資低於能力的問題。
人力資源往往對國家經濟活動與表現造成直接影響,現況除了是缺乏人才帶動經濟,不充分就業與薪資低於能力也直接影響消費力。尤其在最低薪金增至1500令吉之後,若生產力沒有隨之提升,大家都將面對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事實是這種壓力已經出現,且不斷增加。
找工不難,但是找到理想的工作很難,僱主要請到對的人更難。寶騰供應商協會主席拿督旺莫哈末日前就說,汽車製造業一直在努力聘請本地員工,但是大部分都在受聘後的6至12月內離職。這帶出的訊息是,除了人力資源能力與僱主要求不匹配,人力資源對工作的要求也與僱主所能提供的不匹配。
在人才能力與市場需求不匹配這方面,除了是指畢業生,還涵蓋輟學生和未追上時代對技能需求的在職員工。同時,在改善就業環境的過程中,管理層與僱主也扮演重要角色。畢業生、輟學生和在職員工這三大群體,再加上管理層和老闆,基本上就是找工、打工和提供工作的所有人,我認為所指向的解決方案是終身學習。
今年的全國教育與學習峰會以“振興今日的教育,滿足明日的就業需求”為主題。於我而言,“振興”二字是重點,因為在疫情之下,我們需要為教育灌入活力,更需要各大教育機構,無論是政府或私人,都為學生、輟學生和在職員工提供更符合當下的教育機會,以提升我從該峰會中整理出的兩大關鍵詞——技能與軟實力。
技能與軟實力是多名主講者在談及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僱主請不到理想員工的情況時,頻繁提到的問題。若以數字領域舉例,技能就如數據分析、程式開發等;軟實力則如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等。然而,在這兩大元素之上,還需要有更高維度的視角,才能將這兩大元素串聯起來,發揮更大的價值,那就是自我認識。
我在上一篇文章〈長處便是閃光點〉也有提及此要點,但容我重複述說,因為唯有了解到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才能將所習得或是準備要去學習與加強的技能和軟實力落在實處,否則擁有再多的技能或再好的領導能力,都是零散而不聚焦的。此外,還得加上“我可以如何運用所學為世界帶來價值”以及“我可以如何讓別人願意為我的服務與技能付錢”的思考。
世界的發展在疫情與科技的催化下變化得更加迅速。上文提到的終身學習已成了必要,而由於需要終身學習的對象幾乎涵括所有人,因此教育機構也需隨之改變。對學生與畢業生而言,他們在校所學的知識,到了畢業與就業時,業界的需求已經不同,而在疫情下初中輟學或高中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者,也非常需要根據就業需求再修學技能。
至於已入職場的在職員工與管理層,相信不需再多闡述學習新技能或提升技能的重要性,而公司領導層也非常有必要鼓勵終身學習的文化,並且以開明心態看待,鼓勵及資助員工的學習,也接受新做法、新技術。領導是否開明看待很重要,因為身而為人都有惰性,要改變舊習慣老作風更需要額外精力與動力。
最後我要強調,現在與未來的教育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因為不止是處於學生年齡的人才需要進入校園,因各種情況而輟學的人士,或者在職員工,都需要適合他們兼顧工作與謀生計,並且可負擔的長短期課程。唯有如此,學校才能發揮更大為社會服務、為業界培育合適的人才的作用,進而增加生產力,推動經濟活動,對抗通貨膨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