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料到的是,不少人已經準備前往新加坡就職,選擇再次踏上離鄉背井的生活,看似美好的三倍薪水,所要付出的代價比疫情前還要多。
ADVERTISEMENT
馬新兩國在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互開邊界,在無需隔離、快篩檢驗下讓兩國人民自由進出兩地,與親朋戚友團聚,一解這兩年來的鄉愁。
在過去的週末,新山市區開始恢復疫情前的熱鬧,路上看到久違的新加坡註冊車輛在路上川行,商業區也出現小塞車,食肆人潮較平時週末來得擁擠。雖然經濟無法短時間恢復疫情前的水平,但至少能在農曆新年後的淡季帶來小刺激,對小商們來說都是好事一樁。
然而,看似團聚的背後,卻潛伏著更多的離別。在封鎖的兩年間,不少人因疫情丟了工作,被迫從事比較低薪的工作,或回鄉創業從零開始。但現實是殘酷的,有多少人的創業是成功的?又有多少人因疫情改道而堅守到最後一刻?甚至一些原本是老闆級的人物,也因為疫情的衝擊而選擇結業,另謀高就。
可以預料到的是,不少人已經準備前往新加坡就職,選擇再次踏上離鄉背井的生活,看似美好的三倍薪水,所要付出的代價比疫情前還要多。
在這幾日的觀察中發現,除了4月1日凌晨出現小塞車外,基本上馬新關卡並沒有出現車龍;部分人士可能還帶著觀望的態度,擔心馬新兩國因疫情的反撲而再次關閉邊界,不貿然的收拾包袱從新加坡搬回大馬,反而選擇週末來回兩地,而不是像疫情前般每日通勤。由此推算,平時的新山人潮稀少,週末則高朋滿座,將是接下來的情景。
再來是根據新加坡勞力政策,正逐步的收緊聘用外籍僱員的門檻,除了固打配額給新加坡人以外,還需要更高的學歷,確保新加坡僱主聘請的是高素質外國人才,才能與新加坡的勞力隊伍配合。這可能導致更多國人為保住在新加坡的飯碗,選擇放棄大馬國籍或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而這一次的分割,就是永世的割捨了。
過渡後疫情時代,原本已經迴流的大馬人再次出走他鄉;原本在大馬發展的人才,也因為前途渺茫而離開鄉土;原本是大馬人的大馬人,也因為對在大馬的發展、前景、甚至下一代的教育感到擔憂,而選擇轉變身分,成為他國人。
選擇在愚人節的這一天落實新措施,總是讓人誤以為是在開玩笑,正如多年前落實的消費稅,也是在這一天推行,最終不了了之,遺留下來的後遺症,還讓人隱隱作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