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7:00am 08/04/2022

讣告

周刊专题

副刊专题

讣告

周刊专题

副刊专题

【報喪文告|03】一則則訃告,牽出一串串暖心故事

訃告是公開的,喪家在報章刊登訃告通知親人逝世的消息,連沒有關係的讀者民眾也成為消息接收者。訃告也是私密的,它透露了逝者與家屬的關係,也可能將失聯的人牽引起來。

說來,訃告也記錄了人在世間最後一趟有去無返的旅程。廣告員往往是訃告經手者,讓他們來說說一方訃告藏有什麼故事。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白慧琪

“年輕一代都不看報紙了,他們認為訃告要登給誰看?”星洲日報怡保辦事處廣告營業專員許銘江說起先前的訃告個案,逝者家屬原本反對刊登。他們沒料到,最後竟是訃告牽引回過往一段恩情。

逝者是一位老太太。年輕時,丈夫早逝,遺下她和5名年幼孩子。70年代,孤兒寡母生活不易,所幸有位朋友熱心接濟,對他們非常照顧,一直到小孩長大成人。

老太太的兒女各個成家立業,而在她生命的最後十幾年行動不便,沒什麼出門。就這樣,與當年熱心接濟的朋友斷了聯繫。在她去世後,就是在報紙上的一方訃告,當年的朋友才知道她的死訊。

“一大早紀念館門還沒開,他就已經趕到想見故人最後一面。”許銘江轉述客戶所見,當年這位照顧他們的叔叔來到靈堂,姐弟都非常意外,一問才知他是看到訃告才趕來靈堂。老先生老淚縱橫,但至少不留遺憾,還能送故友最後一程。

客戶的故事讓許銘江非常感動。網絡發達,的確越來越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刊登訃告。但是許銘江不想否定報紙訃告的作用,“還有很多老人家是透過報紙訃告,得知老朋友逝世的消息。”

許銘江經手過一則訃告,逝者家屬因訃告尋回多年前的恩人。(許銘江提供)

大年初一到喪府寫訃告

人生在世,喜事多,但離開塵世,僅此一次。親人逝世,家屬悲痛,因此入行三十多年來,許銘江處理訃告時都儘量帶有同理心,儘快完成訃告。

大約20年前,某個大年初一,有位老人家過世了,殯葬業者通知許銘江前往幫忙處理訃告。年除夕和大年初一是報業假期,初一初二無報,這份訃告最快也是要等到年初三才能刊登了。

許銘江當時知會過喪家,他們表示理解,不強求他趕快來處理;他的母親也覺得大過年的,最好不要到喪府去。但是他想了想,不忍讓喪家懸吊著心,還是去了一趟。

喪府是傳統的新村屋,屋裡堆放了很多東西,連桌子也擺滿物件。老人家的遺體就擱在一張帆布床上蓋著,擺在廳裡挪出的空間。當時還是用稿紙記錄,許銘江到現場,連寫字的檯面都沒有,喪家搬來一張椅子,讓他在一處辦事。

“我就坐在那老人家的身旁寫訃告,真的是手一伸就會碰到。”憶起當時情況,儘管已有10年經驗身經百戰,在窄小的新村屋裡,還是難免緊張害怕。他坐在廳裡低頭寫訃告,問起親屬名字,喪家走進走出確認名字怎麼寫,稱謂是什麼。“也不懂到底是誰在回應我呢!”

能拿往事自我挖苦,也是因為那場大年初一的訃告工作後,受到朋友談話啟發。當時過年與朋友喝酒聚會,問及大年初一上哪去了,他不掩飾地告知自己去喪府處理訃告。在場朋友聽了,有人唱衰他會“年頭衰到年尾”,其他人跟著附和。

就只有一位信仰佛教的朋友替他說話,“其實駛乜驚(有什麼好怕的)?人死了,你是去服務,去幫忙是有功德的。他泉下有知會保護你的。”有這一席話,許銘江從此豁然開朗,不管何時何地,再也不忌諱到喪府處理訃告。

2007年雲頂集團前主席丹斯里林梧桐的訃告,設計典雅,用字傳統。(本報資料中心)
2009年華教鬥士沈慕羽的輓詞,背景設計含山水、蓮花,也搭配他的墨寶。從而看出電腦排版後,訃告的演變。(本報資料中心)

秉持專業,四字用語忌照抄

訃告的用字講究,每句話都有意涵。因此,寫訃告忌諱“照抄”,有時只是修改個人資料,不顧語句,問題可大可小。

許銘江曾經手一則訃告,逝者是骨癌患者。寫訃告時,家屬提起逝者生前常常痛到死去活來,叫苦連天。進一步詢問,是否在醫院病逝?家屬回答得支支吾吾,似有隱情。許銘江察覺異樣,進一步探問,家屬才坦白逝者病得太苦,週末趁家人外出用餐時,自己在家中結繩了斷。他們回到家時,長輩已經斷氣。

家屬本就自責不已,許銘江就不再八卦詳情。但處理訃告時,他馬上建議對方必須把“隨侍在側”四字刪掉。“‘隨侍在側’是指陪在逝者身邊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若對方是輕生,還寫‘子孫等隨侍在側’,豈不是見死不救,看著他斷氣,這樣不合邏輯!”

舒慶祥經手過的訃告,最顯赫的人物是“亞洲糖王”郭鶴年的母親鄭格如。(攝影:林添喜)
1995年,郭鶴年母親鄭格如的訃告,遵從遺願不放頭像。(舒慶祥提供)

訃告背後不能說的秘密

訃告是私密的,它是家屬為逝去親人寫的最後一封文告,自然得遵守親人遺願。有些家庭情況複雜,訃告該怎麼寫,各有意見。廣告員經手處理訃告,說淺白點是拿錢辦事,每每遇到客戶家庭的種種情況,不便多問,寫就是了。

新山文史工作者舒慶祥在星洲日報廣告處工作50年,處理訃告,也收藏訃告。有一則訃告不是他經手的,收藏原因是覺得特別有趣、少見——逝者家屬把家庭助理和愛犬的名字也列入名單中。

在他經手的訃告中,最顯赫的人物是“亞洲糖王”郭鶴年的母親鄭格如。當時遵從逝者遺願,訃告並沒有張貼遺照。喪禮非常盛大,單是花圈就有600個,各界名人都前來弔唁。集團一名員工接洽舒慶祥處理訃告,因為逝者是大人物,他不免戰戰兢兢,頗有壓力。雖然如此,他還是覺得非常榮幸能處理到名人的訃告。

說到家庭糾紛,舒慶祥也見識過。曾有一戶名人,逝者生前有兩房妻室。寫訃告時,大房子女不願意列入二房的名字,就直接刊登。二房心有不甘,隔天再以自己和子女的名義刊登一則新的訃告。兩則訃告都是舒慶祥經手,出於服務客戶的精神,就不過問其中緣由了。

許銘江也處理過家庭關係複雜的訃告。怡保一位富豪有幾房子孫,他最看重其中一名兒子,從小重點栽培。這個兒子成家立業後,又娶了一名妾室,對方離過婚,還帶著一名兒子。富豪非常不滿意她的背景,一直不承認這個兒媳婦和繼孫。

富豪逝世後,家屬欲刊登訃告,到底該不該記下這名兒媳,和不同姓氏繼孫的名字?許銘江說,當時處理這則訃告,前後修改過好幾次。打印草稿讓家屬檢查的時候,又一直有電話打來找他。結果陰錯陽差,這名繼孫的名字沒被列入,或許是冥冥中從了富豪的遺願。

連家庭助理、愛犬都列入家屬名單,這樣的訃告你見過嗎?(舒慶祥提供)

這些成就,可寫進訃告裡

訃告家屬名單眾多,尤其家族龐大者,廣告員還需與喪家來回校對,確認無誤。許銘江透露,除了名字,還有5種情況會補充在名字前後,這些有的是讓逝者長輩引以為榮的成就。

(一)勳銜

敦、丹斯里、拿督斯里、拿督及其他王室頒贈勳章,被視為家族榮耀。在訃告記下這些勳銜,算是替祖上增光。

(二)專業

醫生、工程師、校長、律師和會計師,是少有列在家屬名字後的職業,也是刻板印象裡較被推崇的職業。許銘江分享,曾讓家屬校對訃告草稿,一切沒問題後刊登,對方卻急忙打來投訴沒寫到某某子孫是醫生。至於其他職業能不能寫,他答不上來,也沒看過。

(三)學位

現今社會可說滿街都是學士、碩士、博士,但是在長輩心中,子孫學有所成是他們的畢生驕傲。許銘江說,很多長輩心想“我沒讀過書,但我的子孫都是大學生!”在名字後寫上學位,也是帶給逝者榮耀。

(四)藝名或洋名

(五)子孫的公司寶號及職位,以及社團職位。

2021年星洲日報趁清明節推出追思特輯。(攝影:白慧琪)
2021年星洲日報趁清明節推出追思特輯。(截圖電子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