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至,不經意都會想起已故的母親。人生總是有無數的遺憾沒有辦法彌補。最心酸的是我沒有送她最後一程,她也沒能看我嫁人。嫁人後,生活中每每遇到不如意,都會想起母親給我講的故事,無奇不有的故事好像給我提示和安慰。
小時候,我那沒有上過學堂的母親總是在夏日農忙後,坐在谷稻堆旁講古給我們聽。鄰居小孩也安靜的呆在一旁聽,因為飯後母親總會買一瓶蜜糖兌好水,放進水桶泡在井裡面,故事只是安撫“猴急”的小孩們,要不然會一直去提井裡的水桶,擾了蜜糖的“清修”。
ADVERTISEMENT
我記得母親講過這麼一個故事,大意是天上的聖旨下到人間,要人間“三日吃一餐”,因傳達聖旨的這個天兵是個小糊塗,做事馬虎,聖旨丟失,沒辦法就來個差不多的,結果把話傳成了“一日吃三餐”。故事中天兵如何幫忙人們種田,抓魚,養家禽,這些都被母親的總結給蓋過去:看,人吃魚豬雞,或者地瓜芋,過了這喉嚨,出來都是肥(肥料)——大便,所以,吃飽就好;還有就是人做事要認真謹慎。
當時仍是小女孩的我心裡萬分感激這天兵,因為吃飯是人間大事哦。那個只有初二和十六拜土地公才會看到三層肉的日子,沒肉飯也好,可惜飯也不是天天有的,一般就地瓜稀飯,純白粥都少見。除非小孩發燒,母親才熬一點白粥,加一湯匙白糖,喝下去,很快就好了。後來日子好過了,我仍記得那甜白粥的味道。如今全世界都在抗疫,突然感慨,要是三日一膳,果腹之事就輕鬆簡單,不用整天在廚房進進出出,能節省好多食材。盛世之時,人們為了一滿食慾或肆意殺生或隨意浪費,現在回頭一看,多麼的不應該。
還有一個故事,母親特叮囑:做人嘴巴不要說壞話。隔壁村的“闊嘴”嫂,人不壞,可是每次出口都沒好話,村裡有人做喜事白事的,鄉親們可怕她開口了。有天村子裡有戶人家喜得貴子,孩子滿月,請鄉親“吃桌”(福建話:宴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阿嫲拉著闊嘴嫂說:“今天,你千萬別說話,有啥就吃啥,人家可是五代單傳哦。”
從不懷疑母親的故事
闊嘴嫂說:“阿嬸,你放心,今天我不說話,就吃。”所有人聽她這麼說,心剛想放進肚子裡,屁股準備坐下凳子,闊嘴嫂嗓門一開:“你們啊,沒仔的坐過來,沒尪的坐相擺。”(福建話:沒有兒子的一起坐,沒有老公的一起坐。)桌子旁邊的女人們趕緊把屁股收收,往其他桌子奔去。“阿母,那個老阿嫲呢?她怎麼不走?”我可好奇了。母親說:“愚查某,阿嫲沒尪(老公)。”故事結尾就是女孩子家,嘴巴要說好話,要不長得好看也是白搭。
明知道母親講的都是民間傳說,可是我總是會不經意的慢慢回想,好像她說的都是“史記”。 人們在疑惑《史記》的真實成分有幾多,我卻從來沒有懷疑母親的故事出處,或者有幾分真假。因為母親偶爾講起隔壁村,還有村上那片果林的故事,隔壁真的有那個村,她父親我外公是守護果林的護林者,所以一直很相信。母親也講《聊齋》那種狐狸報恩故事,令我緊張害怕又好奇,最後母親都會叮囑不要無故傷害小動物,萬物有靈。敬畏、善念、警戒、感恩在母親的有意無意中,藉著故事放進我小小的心靈裡。
如今我自己做了母親,我的孩子沒有見過他們的外婆,我常跟孩子說那個無緣的外婆的故事,也說外婆講的故事,把感恩、善念、敬畏的種子放在他們的心裡,那些故事蘊含著儒釋道的經典含義。孩子們年幼時讀誦《太上感應篇》,一日三膳的故事讓他們開懷大笑。“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哎呀,是不是小天兵把“膳”,“善”搞混了?既然一日需三膳,謹記一日要三善,這樣不管什麼空間,時間都是善的世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