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提醒市民勿将冠病视为感冒,并称后遗症或几年后出现。
刘宇隆昨天(4月9日)在商业电台节目中,提醒市民千万不应将冠病视为感冒,并说染疫市民可能在未来几年才陆续浮现长期后遗症,包括儿童大脑发育受影响、部分身体器官萎缩、心肺功能下降等。
ADVERTISEMENT
刘宇隆指出,儿童冠病疫苗接种率仍在约61%,仍有14万名3至11岁儿童未接种,因此呼吁部分不相信疫苗的家长要看事实,校方亦要积极鼓励家长让学童接种,才有望将这个年龄群组的接种率推高至九成。
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在同台节目也担心,学校本月中逐步恢复面授课后,会令香港疫情反弹,特别在学童群组之间引起交叉感染。他认为,学童接种率要达九成,才可以筑起免疫屏障,呼吁家长尽快安排子女接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伦敦1日综合电)冠病病情在全球仍未完全消退,而且冠病的潜在后遗症可能比想像中大。
伦敦帝国学院最新研究指出,冠病病毒可能会损害病人的记忆和推理能力,出现认知缺陷;如果患病超过12周,缺陷会更明显,后果相当于智商下降6分。有关研究发布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14万名已康复的冠病患者,发现参与者在多个认知领域出现缺陷,尤其是记忆力方面,例如要记住几分钟前看过的物体图片,会出现困难。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病毒影响形成新记忆的能力,不是加速遗忘所造成。
此外,参与者在一些执行和推理能力的任务测试中,也表现出轻微的缺陷,例如那些需要空间规划或语言推理的任务。
症状持续12周或以上,或感染过SARS-CoV-2病毒早期变种的人,缺陷情况更明显。
分析又发现,曾感染冠病病毒但已经康复的人,智商(IQ)测验分数与比未感染者低约3分;症状持续超过12周的人,智商更下降了6分。
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伦敦帝国学院脑科学系教授汉普希尔表示,病人的认知能力受冠病病毒影响多少,存在不同变数,很视乎病情、病毒变异和住院等因素。
牛津大学研究员塔克说:“即使冠病造成的认知缺陷平均而言并不严重,但是仍然有人因此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能力,考虑到流行规模和受影响人数,情况依然令人担忧。”(星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