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日訊)上海封城,許多光怪陸離的事件上演,中國大肆吹捧的數位化人民幣,因民生物資不足及分配不均派不上用場,不少人家中已經斷糧、物資短缺,在朋友圈發求助帖和飢餓帖,有上海父母竟然準備吃鴿糧,讓海外子女爆哭。
為取得物資,許多民眾趁著夜黑風高,與鄰居“以物易物”,有的雞蛋換蘋果,有的大蒜換衛生棉,也讓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倒退回到“石器時代”。
ADVERTISEMENT
上海進入封鎖狀態後,2500萬居民幾乎都被限制在家中。根據外媒報道,許多地區物資日漸匱乏,不僅連衛生紙都快沒得用,有過敏體質的嬰兒都沒有奶粉、高血壓民眾的藥快吃完、糖尿病病患的胰島素也缺乏。
更有民眾反映,好不容易外網絡上搶到蔬菜,結帳系統卻顯示“快遞人力不足,您所在的地區不支持配送”等字樣,讓人相當傻眼。
疫情之下,以物易物的古老交易方式在住宅區重新流行起來。鄰居互換的物資琳瑯滿目,有大蒜、衛生棉、嬰兒尿布、奶粉等等。
每天晚上,趁著夜黑風高,居民們開始以物易物,避免被政府抓包。上海居民張某在微信群裡PO出了10個雞蛋,希望能換到一些水果,她的鄰居同意給張某幾個蘋果作為交換,隨後就將交換的物品放在鄰居門口,各自拿回。此外,也有人伸出援手,把自己家中用不到的蔬菜帶給鄰居。
住在大型住宅區的婦女陳慈慈(音譯)說,以物易物已成為日常生活,也是居民試圖互相幫助的一部分,“這已經成為我們新的生存方式”。
旅居海外的秦小姐最近和在上海爸爸的對話令人心酸。爸爸說“不知道還要封閉幾天,不要擔心,家裡有蠻多鴿糧可以燒了吃”,還自嘲說要變成鴿爸爸了,“政府已經行動,物資快了,先把肚子填飽,但是現在沒油水,肚子裡都是蔬菜,水果也少。”
秦小姐說,爸爸養鴿子好多年了,鴿子是那種比賽的信鴿,一隻要上萬元人民幣,爸爸不捨得吃鴿子,只能和鴿子搶鴿糧,因為鴿糧也是玉米和小米做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