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我们

|
发布: 7:00am 10/04/2022

族群关系

情感

族群关系

情感

族群關係需要尊重包容 其實你不懂我們的心

报道/李佳憓
摄影/蔡添华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一個國家要維持族群和諧,並非壓制少數群體的身份表達,而是彼此尊重。(檔案照片)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陳忠登從心理學角度剖析,主張自尊或尊嚴是人類在情感上的基本需求,而不同族群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決定了其歸宿感和安全感。

陳忠登:
身份被認同 才會有歸宿感

當今世界的絕大多數國家屬於多元族群國家,解決族群及國家認同的問題儼然已成為重大課題。在我國,影響大馬族群關係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社經地位、經濟差距、教育程度和地理環境,一個人乃至一個群體的“”也是關鍵。

ADVERTISEMENT

這個看不見、摸不著、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心理狀態,到底對族群關係的影響有多大?

陳忠登教授是馬大醫院腦神經專科醫生,今年2月份出版其著作《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主要深入探討潛意識情感如何驅使人的理性思維,讓讀者更能瞭解族群相處的心理秘訣,達到族群和諧的目標。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陳忠登希望《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一書能讓普羅大眾從情感的觀點,來了解族群之間和諧的課題,以及培育對友族身份心理需求的同理心。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應培養尊重友族身分

在推介禮上,陳忠登從心理學角度剖析,自尊、尊嚴及身分認同是人類在情感上的基本需求,而族群和諧的關鍵並不是阻攔少數群體身分的表達,而是彼此瞭解與尊重對方的身分。

“一個國家要維持族群和諧,就必須尊重少數民族的身分。在馬來西亞的情況是,多數民族將自己對身分的重視稱為愛國,反之少數民族對身分的看重就變成了沙文主義。”書中提及,這樣的讚賞一方而貶低另一方是屬於雙重標準。

此觀點與政治有緊密關聯。他說,在人類歷史上,當一個較大的群體獲得政權後,往往便宣稱自己是民族國家及其資產的唯一業主,出現“贏家通吃”的情況,這也是透過民主程序贏得權力後常見的現象。理論上,少數族群的權利應該得到保護,但現實卻是新政府無法抗拒歧視他們。

他表示,人們對他人身分的尊重,就如情感和情商(EQ)是可以培養的,當人們瞭解到情感對自己產生巨大影響時,我們也應當接受友族同胞對自尊與身分的追求。

“當你瞭解身分對一個人的重要、身分是源自於整個族群、身分是我們能夠生存的原因,那麼你就會看重自己的身分,也會了解和尊重別人的身分認同。”

為此,當我國各族群之間擁有類似同等的共同價值觀時,將能為建立族群之間關係和解決種族問題的努力奠定基礎。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陳忠登認為,政府當局應該儘量增加族群之間彼此互動的機會,促進人民之間建立超越族群界限的友誼。
所處“身分”責任感影響決定

陳忠登分享,自己在多年前向母校鍾靈中學的一名資深校友籌募華研基金,對方回答:“如果是為鍾靈校友籌募,我會捐1萬令吉,既然你是為華研籌款,那我將捐5000令吉。”這顯示該校友的捐款金額取決於他的責任感,而他的責任感又來自他對自己的身分認同,即情感因素。

他解釋,身為鍾靈校友的學長對關乎母校的責任感比較強,但對於華研則視為該責任應該由整個華社會來共同承擔。

“其實我們每天做的決定並非只是追求快樂,很大層面都是責任感,而責任感又從自我身分認同而來,亦決定了我們的歸宿感和安全感。”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陳忠登(左)與張榮強(右邊)一致認為,歷史是影響族群關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若選擇性地敘述和歪曲歷史將影響族群之間的緊張關係。
身分特殊正常 轉化民族地位才成問題

陳忠登說,一個群體在社會歷史中與別人不相同及“特殊”,其實是群體“身分”的本質,就好比土著(bumiputera)是友族的一個特殊身分,這很正常。

他指,擁有特殊身分不是問題,但如果將特殊身分轉化成民族之間的階級高低之分,這就出問題了,並可能製造族群之間的分裂。“從心理學角度,要建立親密與深切的關係是需要權力的均等,個人之間是如此,群體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族群關係比獨立時期退化

他感嘆,我國的族群關係相比獨立時期已經退化,在大學校園裡學生超越族群的交流現象也不再普遍。

“政府當局能做的就是促進各族群之間有更多的互動機會,建立一起生活的共同經驗,例如承認統考。”

他在書中舉例,舉辦為期三個月的國家服務培訓計劃能召集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人一起生活,又如政府公共服務機構開放招收來自獨中統考生,這些都是能製造更多共同生活經驗的場合,以期促進具包容性的“我們”。

他補充,這些努力需來自公共空間、工作坊、會議、媒體、著作和學校的歷史課文等的敘述與評估。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張榮強是分析國民中學歷史課程小組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認為國中(初中)歷史教科書沒有公平地記載所有族群的歷史內容。
張榮強:
歷史教科書大倒退 不利團結  

歷史教育對國民塑造族群關係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我國有關歷史教育和教科書的問題卻一直充滿爭議,包括歷史敘事的角度、觀點、事實查核、篇幅比例等,進而影響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好奇心。

加影育華副校長張榮強博士早前在育華中學進行調查時發現,近八成的初中華裔學生不喜歡歷史科,也是平均成績最差的科目,主要原因是課程內容缺乏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華人社會歷史。

張榮強受邀擔任陳忠登教授著作《情感是族群關係的關鍵因素》推介禮的對談人。他表示,大馬是多元種族的國家,歷史教科書可栽培出以單元為主導的國民,也可栽培出具備多元共存思維的國民。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張榮強點出國中歷史課本的不足之處,包括在介紹少數族群方面有待改善,否則長遠而言不利於國家團結。(檔案照片)
巫裔主導歷史事件沒改變

然而在過去50年來,國中的中一至中三歷史教科書在族群相關內容的比例,依然沒有改變被巫裔主導歷史事件的情況。

“例如在1969年出版的歷史教科書跟巫裔有關的歷史事件佔了36%,但到了1980年已經增加到62%,進入90年代更達到近80%。

“因此很多學者都在談,70年代以前的歷史教科書並沒有被某個種族主導或壟斷,惟進入80年代情況就漸漸改變了。反之,有關華裔歷史的部分從1969年的11%,如今減少至3%;印裔歷史的部分也僅剩1%至2%。”

應更公平對待各族歷史

張榮強指出,儘管2017年開始使用的最新版歷史教科書中可看到,巫裔相關的歷史內容篇幅已減少至52%,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更公平對待每一個族群歷史。

“這其實只是像1969年的教科書一樣,重新把許多非族群的歷史放進去,例如古代歷史、人類文明史、英國殖民歷史及其他跨族群的國家歷史事件佔了33%,實際上,華印裔或少數族裔被記錄的歷史事件仍保留在2%至3%。”

無論如何,他認為新版的歷史教科書比起2002年的版本好很多,編撰者刪掉了許多不中性的詞,也列出華人在抗日方面的貢獻,惟整體在介紹少數族群方面仍有待改善。

近80%華裔初中生不愛歷史

張榮強早前在育華中學進行一項國中(中一至中三)華裔學生對歷史教育反應的調查結果顯示,總體76.7%的學生不喜歡歷史科,原因包括:

一、82.1%學生認為,課本內容大部分在談馬來王朝、馬來社會、馬來習俗等,缺乏華人社會相關歷史;

二、80.4%學生認為,歷史科目枯燥;

三、94.6%學生認為,歷史是需要大量背內容的科目;

四、83.9%學生認為,教師的歷史教學很悶。

“在我國70年代獨立之前的歷史教科書是比較豐富多元和燦爛的,但這個並沒有被延續下去,缺乏了包容性,各族之間的信任度也就不足,最終當然不利於國家的團結。”

為此他提出建議,無論政府乃至社會都應該加強各族群之間的歷史共識,通過更多的對話、協商和互動來了解彼此歷史觀的差異,以編出更具包容性和涵蓋各族群的歷史教科書。

(供上网)10/4见报∕我们/《情感是族群关系的关键因素》
此次新書推介沙龍也邀請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多名董事顧及嘉賓出席。左起為徐威雄、陳松青、趙燊儒、張榮強、陳忠登與夫人、黃隆生、楊有為、楊欽憲及詹緣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