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訊)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預測,2022年全球繼續復甦,但仍面臨多方面風險,該中心估計2022年國內整體通膨率將增加3至3.5%,高於國行估計的2.2至3.2%。
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執行董事李興裕今日在線上新聞發佈會上,公佈2022年第一季度(1至3月)經濟追蹤報告時指出,在增長展望面臨下行風險的情況下,2022年將迎來複蘇之年,中總認同國家銀行的最新評估,即在全球持續增長、國內需求復甦和國際邊界重新開放的支持下,馬來西亞的經濟復甦將在2022年繼續走上正軌。
ADVERTISEMENT
GDP成長預測維持5.2%
他指出,儘管經濟成長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下行風險如俄烏戰爭、中國經濟急劇放緩等因素也依然存在,但我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將維持5.2%成長。
“隨著政府4月1日起重新開放國際邊界,中總保持對今年GDP 5.2%成長(2021年為3.1%)的預測,這主要得益於國內需求持續反彈,尤其是私人消費和公共支出。我們預測成長率略低於國行的5.3至6.3%估計。”
他說,經歷了兩年的疫情肆虐和影響,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但仍面臨多重衝擊。
他說,在全球疫苗接種速度不均且病毒仍然潛伏的情形下,全球經濟尚未從冠病大流行引發的衰退和嚴重的傷疤中完全恢復。尤其在消費通脹和企業成本壓力持續下,許多消費和經濟領域仍在康復中。
“由於能源和商品價格上漲以及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漲,導致供應鏈持續中斷、第一輪價格上漲和商業成本上升;再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大規模負面供應和價格衝擊,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
他補充,3月份全球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全球製造業生產為18個月來最慢的擴張速度,因為受到供應鏈持續中斷、通脹壓力上升以及俄烏衝突對生產帶來阻礙。
私人消費增長料6.5%
李興裕表示,國內需求將會是2022年支撐復甦的主因,儘管他將2022年的私人消費增長預期從之前的5.9%調高至6.5%,但仍低於國行估計的9%。
他說:“雖然我們推算被壓抑的需求、現金髮放和僱員公積金第四次允許提款將支持消費者消費,但修復受損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和耗盡的儲蓄及百物通脹的回升,意味著還是得謹慎地酌情支配支出。”
他表示,該中心也認為,較高的通脹和生活成本問題將限制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購買力)以及抑制消費者的情緒。
此外,他表示,勞動力市場預料也會逐步改善(估計2022年失業率為4%,2021年為4.6%),而適度增加的收入也將限制支出。
私人投資料保持謹慎
他說,今年由於運營成本增加、供應中斷、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俄烏戰爭的持續造成工人短缺,預計今年私人投資將保持謹慎。
“私人投資預測將從2021年的2.6%溫和回升至2022年的5%,與國行估計的5.3%一致。”
內需復甦 國門重開
服務業料劇增6.1%
李興裕指出,我國服務業領域將恢復最強勁的增長,預計2022年增長率將有6.1%(2021年是1.9%),主要因為在國內需求復甦和政府重開國際邊界後,旅遊業和相關服務業領域的預期反彈所致。
至於製造業領域,他表示,在電子和電氣產品持續需求以及國內市場行業如建築材料復甦的支撐下,製造業領域將能溫和增長,估計2022年增長率是4.8%,去年為9.5%。
他指出,隨著與住宅和商業發展相關的建築活動恢復,建築業領域將從2021年的收縮5.2%反彈至2022年的6.5%;不過,對外領域將對經濟產生適度的影響。
他還說,儘管電子和電氣、橡膠和木製產品持續對外需求以及商品和原油價格預計維持正面增長,但全經濟卻由於通膨、全球貨幣收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因素放緩,造成供應鏈持續中斷、商業成本提高以及人工短缺將抑制出口。
出口增長料5.9%高於預估
他說:“我們修訂後的2022年出口增長預測為5.9%,高於之前的1.8%預估(2021年為26%),低於國行所預估的10.9%。”
他也指出,由於中國實行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近期主要城市相繼實行封鎖措施,導致作為最大貿易伙伴國的我國也受到影響。
“我們對中國的出口份額為15.5%,從中國進口的份額則約23.2%。根據我們的研究,如果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放緩或下降1%,可能會對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產生0.3至0.5%的影響,”
儘管如此,李興裕說,國行依然能夠通過調整政策利率來平衡經濟增長與通膨。
9建議加強經濟韌性
另一方面,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也提9大改革建議,希望政府加強經濟和金融韌性,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衝擊。
李興裕說,這9大改革建議如下:
(一)推行精益政府(leaner government)及重建國民儲蓄;
(二)改革稅制,為生產力高及努力的勞工提供更多的彈性稅務獎勵、減少依賴勞工和資本收入稅、推出更多的消費稅(consumption taxes)鼓勵家庭儲蓄;
(三)降低合規及監管成本,促進投資;
(四)縮短教育鴻溝,改善線上教育的品質及加強技職教育;
(五)改善醫療領域的不足,增加公共醫療支出;
(六)改善社會保護體制差距;
(七)改革樂齡群體的護理及提高國人對退休儲蓄醒覺;
(八)重建農業及城市農業:
(九)投資可持續性項目,貫徹環境、社會及良好治理(ESG)議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